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生物能

安科回应“生长激素进集采”传闻:没接到通知,也不算坏事,可借机抢抢市场

EEO大健康 余诗琪/文 5月19日,行业盛传生长激素将被纳入集中采购,导致几家以此为核心业务的公司股价大跌。行业第二名的安科生物连跌两天,跌去近20%。行业老大长春高新也未能幸免,两天内股价跌了近15%。

安科生物很快做出了回应。5月24日,它发布了一份投资者交流文件。在文件中,一方面称公司尚未接到任何政府单位关于集采的书面文件,网上流传的方案可能未必是最终方案,未来生长激素是否会被列入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安科生物认为生长激素即使进入集采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不大。因为生长激素产品超过90%是患者自费的,而且多为院外销售。安科生物和长春高新的数据都显示目前在医院内销售比例还不到30%。

两家公司的股票在5月25日由跌转涨。

这件事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生长激素是过去一年整个大健康领域最火热的赛道之一。就在传闻出现的前一天,安科生物董秘、资本运营总监李坤还在投资者接待日上表示,生长激素水针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

它的竞争对手长春高新也类似,旗下运营生长激素的子公司金赛药业贡献了长春高新90%左右的利润。而长春高新因为股价在过往十年涨了38倍,被行业戏称为“药中茅台”。

关于集中采购,安科生物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向经观大健康提供更多的信息。不过在接触和沟通的几位从业者反馈中发现,目前很多家长是从提升孩子未来竞争力的角度去接受治疗,有点类似于医美服务,因此医保覆盖的比例的确很有限。“还不到10%,即使进入集中采购,所涉及到的市场规模也就几亿元。”某不愿具名的从业者称。

据了解,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大约为60亿元。目前主要分为粉针、水针和长效制剂三种剂型,价格分别是2万元、4.2万元、19.6万元左右,对应的是低端、中端、高端市场,长效制剂为长春高新独家获批;水针剂型获批企业仅有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和NovoNordisk(诺和诺德)三家企业,粉针剂型获批企业国内有五家。

目前水针剂型最为主流,大约占整个市场的六成左右,行业格局算是长春高新一家独大。东吴证券医药研究显示,2020年样本医院水针生长激素长春高新市场份额第一(销售额占比接近100%,销售量占比接近100%)。

从某种角度上讲,安科生物可能更希望进集中采购的传闻成真,这意味着有机会进入到中高端市场,而不是现在这样只能停留在低端市场。该传闻的源头是广东省医保局印发的《关于共同开展省级药品和耗材超声刀头联盟采购工作的函》在业内流传,文件中显示重组生长激素将被纳入集采。

安科生物管理层在与投资者交流过程中指出,以目前生长激素的市场竞争格局,获批厂家并不多,很难打起价格战。他们自己也提到,“集中采购可能会为公司在水针市场上的覆盖,患者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机会。”

从公开信息来看,两个主要玩家在渠道上的投入以院外为主。安科生物此前曾提到会大力发展民营门诊,旗下的儿童连锁门诊品牌育高将从今年11家扩大到明年20多家,同时还要加强跟小苹果等其他民营门诊连锁品牌的合作。长春高新的合作伙伴健高儿科也在今年表示要从目前的15家门诊做大到100家门诊。

目前,行业对此事的后续判断相对偏保守,多数还是认为赛道里的公司相对少,且市场规模还不算大,只会在部分需求旺盛的区域市场进入集中采购通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产能供应也是集中采购的一道门槛。上述匿名行业从业者对经观大健康表示,现在长春高新和安科生物的产能基本都是满负荷运转,而且因为生长激素的生物制品属性,产能建设速度非常受限,即使进入集中采购,“以价换量”的逻辑也很难行得通。

以安科生物为例,2019年开始投资扩产2000万针产能,至今尚未投入使用。安科生物在公开回应中也提及这一点,目前生长激素市场的产能瓶颈决定了这个市场不可能出现极端的“以价换量”的情况,对生长激素出现类似化学药品以价换量、大幅降价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经过去年的火热,生长激素行业也进入到公众视野,也有媒体公开质疑生长激素的真实价值,以及行业滥用生长激素的问题。关于该行业未来如何发展,经观大健康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阿城教育信息网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