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煤炭能源  采煤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品牌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品牌排行榜)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信证券,王蔚祺、李全)

第一章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展望

国内市场趋势——2022年自主品牌插混崛起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既拥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等系统,也具有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电动机、电控等体系。相较燃油车,PHEV更环保、节能; 相较纯电动车,PHEV能够更好的解决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

2022年以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插电混动车型强势崛起,根据乘联会数据,6月PHEV零售销量为10.8万辆,同比增长151%、环比增长17%;2022H1国内 PHEV销量达到50.2万辆,同比增长194%。PHEV的销量占比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PHEV环保节能,较燃油车性能显著

PHEV能耗更低、环保性高,一方面在双积分政策能够贡献单辆车1.6分的积分,另一方面也充分享受了新能源车国家补贴政策和购置税减免政策。此外,PHEV 作为可燃油可电动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家庭首次购车和换购的需求,因而对燃油车市场形成明显的替代作用。

相较传统燃油车,其油耗更低、成本优势更明显。以吉利缤越为例,其燃油版车型百公里油耗为6.1升,PHEV版百公里油耗为1.2升;在仅考虑燃料成本的情况 下,PHEV车型要比燃油车型成本低77%左右。考虑购车成本和燃料成本,吉利缤越星耀售价为9.98万元,其PHEV版售价为11.98万元,假设整车全生命周期为20 万公里、燃料价格为9元/L,那么燃油版总购车+燃油成本为20.96万元,PHEV版总购车+燃油成本为14.14万元,PHEV成本低33%。特别是在2022年燃料成本全面 上涨情况下,PHEV车型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带电量较低,高锂价背景下PHEV较BEV存在比较优势

PHEV中电池包一方面能够在混动模式下为汽车行驶提供辅助动力,另一方面也可在纯电模式下作为汽车的主要动力源。PHEV车型的动力电池包普遍容量较低, 一般在20kWh左右。

锂价上涨的背景下,带电量较低的PHEV车型售价存在优势。2021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上行,电池大幅涨价迫使整车企业纷纷上调终端售价。以比亚迪秦 Plus为例,其BEV版本2022年价格已上涨9000元、DM-i插混版价格上涨仅6000元,DM-i车型在涨价后存在一定比较优势。若考虑到汽油价格上涨情况,2022年 假设汽油价格全年上涨2元/升、全年单车行驶距离为2万公里、百公里油耗为3.8升,那么混动版燃料成本全年增加1520元,即燃油价格上涨+调价使得PHEV版 本车型价格上涨7520元,较BEV版存在一定比较优势。

自主品牌齐发力,产品力驱动需求高速增长

早期由于海外Paice公司的专利限制以及混动方案自身的技术难度高,国内企业在插混方案上一直进展缓慢。而随着2019年Paice专利到期后,国内企业纷纷推 出了多种混动解决方案。自主品牌车企频频发力,多款插电混动车型将在2022年登陆市场,插混车型产品力的不断提升驱动需求高速增长。

自主品牌产品兼具深度和广度,产品矩阵日趋完善

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持续完善产品矩阵,以突破更大范围市场。比亚迪、吉利等持续推出新车型,完善产品布局;长安汽车布局深蓝和阿维塔、零跑推出C01、 长城推出好猫&芭蕾猫、小鹏推出G9、广汽发布Aion LX等,自主品牌车企在现有优势市场基础上逐步上探,推出中高端车型扩大覆盖领域;而蔚来一方面依托 ES7来稳定高端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推出ET5实现市场下探,抢占中端市场份额。

新车型性能不断提升,产品力持续优化有望推动需求增长。国内自主品牌纯电车型续航里程持续提升,部分车型已突破1000km;同时为解决充电痛点,高电压 平台也在快速推进,整车从30%充到80%电量所需时间逐步由40-60分钟缩短至30分钟,再到10分钟。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加速向中高端领域渗透

国产品牌力持续提升,具有全球竞争力。2019年特斯拉Model 3车型在续航里程、最高车速、百公里加速方面,明显领先于同期国产新车型;而到2021年伴随 国内电动车型持续更新迭代,特斯拉新车型Model Y相较国内车型基本无明显优势,甚至在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性能等参数比国内同级别车型略低。

国内电动车企新品研发加快,发力中高端市场。2021年以来,国内电动车企业推出多款中高端车型,其中极狐αS、蔚来ES7、小鹏G9、问界M7等车型备受市场 关注。与同期的大众ID.6 X、凯迪拉克LYRIQ锐歌相比,部分参数明显领先,中高端市场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

新能源车各地补贴政策提振需求

各地方政策频出,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2022年新能源车购置补贴依旧,但补贴额度略有下滑。2022年二季度以来,为了提振汽车经济,各地方政府相 继出台了多项新能源车购置或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推动了下游需求增长。同时,国家还积极推进新一轮新能源车下乡活动,此次共有26家车企70款车型参与 活动,比2021年增加了8家车企和18款车型。7月,商务部等17部委印发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延期政策,在短期地方政策激励和中长期购置税政策指引下,新能源车市场有望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展望

2022年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53.2万辆,同比+131%,环比+48%。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24.8万辆,同比+123%。根据乘联 会数据,2022年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4%,较2021年底提升4.82pct;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4.2%。

展望下半年,伴随激励政策推动以及多款高性能车型走向市场,销量有望维持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我们预计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618万辆,同比 +76%,其中H2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358万辆,同比+55%,环比+38%。

欧洲市场:地缘政治短暂影响欧洲新能源车供应链

俄乌战争导致线束供应阶段性紧张,影响整车生产。乌克兰是欧洲汽车关键线束生产基地之一,受俄乌战争影响约10-15%的欧洲汽车线束供应出现问题。全球 最大车用线束商德国Leoni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工厂停工,影响大众、宝马、奔驰、奥迪等整车厂生产。受供应链短暂中断影响,大众2座德国工厂停产、宝马 德国两大工厂也停产,奔驰削减了部分德国工厂的产量,保时捷位于莱比锡的工厂也相继停产。同时,俄罗斯具有丰富的镍资源,受俄乌战争影响,国际镍期 货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4月镍价上涨明显进而造成三元电池原材料成本显著增加。此外,受国内疫情影响,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周期明显延长,亦对欧洲市场 整车交付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章 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展望

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强劲

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表现依旧亮眼,全年销量有望突破618辆,同比增长约76%;其中PHEV车型贡献更多增量,全年销量占比有望达到21%。2022年上半年 受疫情影响,4-5月份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动力电池产业链排产也相应放缓;下半年随着新车型持续发力,车端和电池端有望恢复高增长。我们预计2022 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297GWh,同比增长约73%。

展望2025年,电动化趋势依旧,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一方面受益强劲的需求,另一方面受益于带电量提升而实现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有 望达到697GWh,2022-2025年均复合增速为33%。

动力电池供应关系正逐步演变

各车企在新能源车环节频频发力,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对于动力电池供应提出新思路与新要求。

海外车企:电动化推进速度相对较缓,供应链认证周期较长,主要供应商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早期通过认证的电池厂,以及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关联 企业。目前,从国内市场的采购模式多为单一电池供应商;而未来伴随着新能源车业务的持续放量,其有望推进多元化采购的模式。

通过调整供暖时间、强度,使用分室供暖阀等措施,每户每年可节能约32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37千克。

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广汽、吉利、长城和长安等车企表现突出。其中一部分企业通过自有或深入合作的电池厂进行供应,如广汽 与时代广汽、中创新航,长城与蜂巢能源;另一部分企业在与宁德时代深入合作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的供应商,如上汽通用五菱、北汽乘用车、长安、 奇瑞、吉利等。

新势力车企:早期多选用宁德时代作为供应商,以此背书电池质量避免安全等问题。伴随新势力车企销量逐步增大,其电池供应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元化 趋势。目前,蔚来、理想依旧采用宁德时代作为单一电池供应商,而小鹏、零跑、哪吒等已纷纷引入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 作为新的供应商。

一超多强态势依旧,二线厂商正快速崛起

2022H1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10.1GWh,同比增长110%。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装车量位列前三,分别为52.5/23.8/8.4GWh,市占率分别为 47.7/21.6/7.6%。2022H1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CR3/CR5分别为76.84%/84.71%,较2021年提升2.64/1.31pct;宁德时代份额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而中创新航、蜂巢 能源等企业在快速崛起。

展望全年,宁德时代在客户和技术领域仍处于领先地位,市占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电池厂持续跟随下游大客户放量,亿纬 锂能布局大圆柱等新技术加快推进客户布局,市占率有望稳中有升。展望未来,技术实力仍为行业核心竞争要素;同时在原材料充分布局的企业能够享受稳定 低价的材料供应,进而有望凭借高质量、低成本获得客户的更多青睐。

第三章 全球锂电材料需求展望

电动化全球共振,正极材料出货高速增长

全球动力储能电池行业持续高速增长,推高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出货;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稳步发展,钴酸锂正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正极材 料需求将达到150万吨,其中H1需求约为59.3万吨,H2需求预计为90.7万吨;2023年全球正极材料需求有望达到207万吨,同比增长38%;2025年全球正极材 料需求有望达到359万吨,2022-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4%。

2022Q1锂盐及贵金属价格持续上行,推动各正极体系价格快速上涨。Q2以来镍钴价格开始回落,三元材料性价比逐步修复。展望下半年,锂盐价格有望维持 相对坚挺、镍钴价格有望实现稳步回落,在此背景下三元材料出货量有望实现较快速增长,而磷酸铁锂受益于储能和中低端电动车市场快速发展需求也将保 持可观增速。而在全球通货膨胀影响下,消费电子需求增长显著放缓,钴酸锂需求或将维持低增长态势。

磷酸铁锂行业产能大幅扩张,磷酸锰铁锂初露峥嵘

头部企业产能高速扩张,短期供需紧张情况得到缓解,长期看磷酸铁锂环节产能持续充裕。目前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加速扩产,二者在2025年规划磷酸盐系 产能均已突破70万吨。在电池厂扩张之外,部分化工企业也切入到磷酸铁锂领域中,川发龙蟒、龙佰集团、山东丰元等相继投资建设10万吨级以上产能。我 们预计在厂商大幅扩张下,2022年磷酸铁锂供应紧张状态将得到充分缓解,2023年后产能呈现持续过剩状态。

磷酸锰铁锂较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提升10-20%,且具有更好的低温性能有望实现对低镍三元和磷酸铁锂的部分替代。磷酸锰铁锂较磷酸铁锂增加了锰元素,因 而单吨成本会略有增加点,但考虑到其带来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会使得电池各辅材用量降低。故而站在电池包角度而言,我们预计磷酸锰铁锂电池与磷酸铁 锂电池单Wh成本基本持平或略低。目前德方纳米11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有望年底建成投产,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加紧相关电池 方面的布局,该材料有望在2023年开始实现批量供应和下游应用。

LiFSI:新型锂盐产业化加速

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为电解液中一种热门的新型锂盐,其总体性能优于六氟磷酸锂。六氟在高温下易分解,对水敏感,因此六氟在高温、高压领域应 用受限。而LiFSI在导电性、稳定性、高温低温的应用均优于六氟,同时也能帮助电池提升单体能量密度,目前LiFSI作为电解液中的添加剂被使用,在电池 追求性能的大背景下,LiFSI产业化有望加速推进。

市场需求:假设2025年LIFSI将取代六氟磷酸锂40%的市场份额,对应全球LIFSI需求量为10万吨;假设2025年LiFSI价格为20万元/吨,则作为新型锂盐部分 的LiFS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

第四章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情况介绍

电池环节代表型企业

宁德时代

公司2022Q1毛利率为14.48%,同比-12.80pct,环比-10.22pct;净利率为4.06%,同比-8.17pct,环比-11.23pct。一季度盈利能力环比显著下滑主要由于原 材料价格上涨过快,成本传导时滞所致。 公司2021年电池系统产能为170.39GWh,2022年产能有望突破250GWh,2025年产能规划已达700GWh以上。 2022年5-6月新能源车需求强劲,公司出货量有望稳步增长,下半年电动车传统旺季有望实现销量逐季度快速增长。盈利的角度来看,公司一方面动力电池 涨价将在Q2落地,另一方面在上游资源端布局将稳步释放,盈利能力有望实现快速修复。

正极环节代表型企业

华友钴业

20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26亿元,同比增长50-77%。2022Q2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9-13.9亿元,同比增长22-71%,环比-18%至+15%。 2021年公司前驱体产能达到12.5万吨,正极产能超8万吨。公司现有前驱体产能规划已超30万吨,远期规划饱满。成都巴莫2022年内有望建成,成都正极产能将突 破10万吨。公司广西5万吨正极项目已经开工,有望在2023H1建成贡献业绩。此外,公司还定增投资了华山12万吨氢氧化镍钴项目和广西5万吨锂盐精炼提纯项目, 公司印尼镍钴资源开发产能布局已接近60万吨。 公司近期多次公告逐步退出磷酸铁锂业务布局,将更多资源充分放至三元正极领域,有望持续维持行业优势地位。公司与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孚能科技展开战 略合作,签订2022-2025年长期合作订单,夯实订单确定性。

负极&电解液代表型企业

璞泰来

公司2022年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3.7-14.2亿元,同比+76.8-83.3%,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3.1-13.6亿元,同比+82.9-89.9%;2022Q2实现归母净利润7.33- 7.83亿元,环比+15%-23%,同比+66.6%-77.95%,实现扣非净利润6.97-7.47亿元,环比+13.7%-21.8%,同比+73.0%-85.4%。 展望全年,2022年随着内蒙基地石墨化产能释放和四川一体化项目逐步投产,预计公司负极材料年底产能将达到25万吨,出货15万吨,石墨化比例将达到75%以上, 负极单吨净利(含石墨化)有望保持在1.1万元,涂覆膜方面预计公司22年全年出货34亿平,同时公司在涂覆膜一体化布局方面,已形成1亿平基膜,0.8万吨纳米 氧化铝及勃姆石,0.5万吨PVDF(东阳光)产能,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大笔订单在手,铝塑膜、PVDF等业务也将为公司积极贡献盈利。

隔膜&导电剂代表型企业

天奈科技

公司2022Q1实现营收4.80亿元,同比+120%,环比+18%;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88%,环比+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112%,环比+10%。 公司2022Q1销售收入环比增速不高主要受2月春节淡季影响。 展望2022年,公司IPO项目和常州可转债项目快速建设,2022年底碳纳米管浆料产能有望突破10万吨。公司现有碳纳米管粉体产能规划超2.8万吨,对应保障70万 吨碳纳米管浆料原材料需求;单壁碳纳米管产能规划450吨,领先全球同行企业。 下游动力电池需求旺盛,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出货有望达到7万吨,同比+111%。盈利能力方面,公司下游客户有望在铁锂体系中加速导入二代产品,同时伴随高 镍化的趋势性能更优的三代产品有望获得更高关注。公司新产品布局持续深化,有望享受单壁碳纳米管率先量产带来的技术红利。

报告节选: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氢能已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根据所存放的食品恰当选择冰箱内温度,如鲜肉、鲜鱼的冷藏温度是-1℃左右,鸡蛋牛奶的冷藏温度是3℃左右,蔬菜水果的冷藏温度是5℃左右,调节温控器是冰箱省电的关键。夏天时,调温旋钮一般都调到高处,但在冬天,转到最低处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减少冰箱压缩机的启动次数,节省电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