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石油

中国海油成立四十年 行程万里 不忘初心

中国海油成立四十年 行程万里 不忘初心

  人们总是对过去充满了好奇心,然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此刻便凸显了档案的重要性。如果说岁月如歌,那档案就是一张老唱片,记录那些年或喜或悲的音符,沉淀成最动听的声音。在中国海油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我们通过档案回首海洋石油的过往,目之所及,初心与使命、苦难与辉煌,皆凝集成了点点星光,汇聚成时代的星河,在每一个海油人的脑海中闪闪发亮。

  195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的驻军给周边村民放映苏联电影《海上库巴》,影片中有这样一幕,一个一个石油气泡不断从海面冒出,“这不就是咱们莺歌海附近的东西吗?”,有细心的村民发现了这场景似曾相识,高声喊着。之后这个消息经过层层传递,来到了石油部的桌案上。

  莺歌海的气泡对于当时的石油行业来说属于重大发现,但是囿于当时的技术,我们无法勘探海洋油气。然而石油人的智慧不容小觑,时任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师的马继祥在海军的协助下,用最原始的工具从莺歌海底取得几块呈茶的岩石样本,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对这些有很浓的石油气味的岩石样本进行了滴液实验。

  1965年后,因世界局势变动,我国海洋石油勘探重点转移到了北方的渤海海域,海洋勘探指挥部也在此成立。但是当时我国对海洋石油的开发没有任何经验,而且因为国外的技术封锁,我们无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于是,无数海油人使用着圆规、角尺、铅笔在芦苇荡中绘制着我国第一个钻井平台的草图,这一画,就是半年光景。

  有了图纸,平台的建造又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没有巨人的肩膀可以倚靠,我们自己就是巨人。那一年,海油人用着自制的简陋设备,以血肉之躯在渤海中耕耘;那一年,我国的第一口工业油流井“海1井”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

  之后的十年,我国在渤海共建造了4座固定式钻井平台,钻探井14口,发现了3个含油构造,为海上石油勘探积累了丰富经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一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实际上,党和国家也在中国海上画了一个圈,开启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对外开放。

  1980年,在日本东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海洋分公司与日本石油公司签订了渤海西部、南部和埕北油田的联合勘探、开发生产合同。埕北油田应运而生,这是我国海上第一个按照国际标准建成的现代化油田,直至今日,埕北油田仍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发光发热。

  1982年1月,国务院专为中国海洋石油立法,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同年2月15日,一个白底黑字的牌子被悄悄挂在了在北京长安街31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了。那一年,我国的石油行业终于有了蓝色脊梁。当年拍下的那张挂牌成立的照片也深深的留在了一代代海油人的脑海里。

  虽然当时的条件依旧很艰苦,当时的总经理办公室里也只有一些从石油部搬过来的旧桌椅,但看着中国海油挂上了自己的牌子,所有曾经为海洋石油奋斗过的人们都清楚,今天开始,“他”要在世界上挺起我国石油工业的蓝色脊梁。

  就这样,他在无装备、无技术、无资金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四十年里,他实现了从9万吨到8000万吨的奇迹,实现了从模仿到创造的突破,推动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的发展。

  他是改革开放的象征,因改革开放而生,也因改革开放而兴。他的四十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生动缩影,他是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奇迹,四十年走完了国际知名石油公司上百年的发展道路,在2022年,这位“80后”迎来了他的四十岁生日。

  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了他抗争的一生,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学习到模仿,从模仿到创新,“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720”“海洋石油201”等深水舰队陆续下水,“深海一号”气田正式投产,“璇玑”的问世,我们在各个领域都打破了西方的垄断,成为了世界海洋石油技术的领军者。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回顾中国海油的档案,能看到一部艰难的创业史。当年寻找莺歌海那簇油气苗的中国海洋石油人,乘着时代的风云,用自己的汗水、鲜血与生命浇筑成了中海油史诗般从无到有的逆袭。

  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四十年披荆斩棘,四十年沧桑巨变,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这就是中国海油的档案,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揭开尘封的故事,我们会发现这就是中国海洋石油人们拥有的曾经,这就是中国的永恒之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