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非常规气

马永生院士等著 刘光鼎、殷鸿福、莫宣学院士推介 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马永生院士等著 刘光鼎、殷鸿福、莫宣学院士推介 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马永生院士等著的这部优秀专著,作为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获奖图书及一带一路·丝路书香工程对外译介推广重点资助图书,是作者数十年来在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和实践科研成果(突出成果“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大气田的发现”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系统集成、总结、提炼和升华,代表中国海相油气勘探领域理论、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最高水平,具有科技创新性、前瞻性及重要的思想价值、科学价值和传播传承价值,展示了海相油气勘探领域理论、技术和实践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对全球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和实践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

  中国海相区域构造背景与原型盆地、沉积层序、古地理等的演化:大地构造格架及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主要海相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扬子、华北和塔里木地区海相沉积层序与古地理演化;中国海相区域构造演化时间上的阶段性及空间上的差异性,是决定中国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的关键要素。

  中国海相油气的成藏条件、模式、系统、规律:油气成藏物质基础(烃源岩、储层、盖层)的时空展布,油气成藏系统诸要素的品质(质量和数量)及相互关系,保存条件,成藏模式及成藏规律。

  中国海相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重力、磁法、电法、地震联合反演技术,化探技术,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技术,钻井、井控、试井、油气层保护及油气层改造技术等。

  中国海相有利勘探地区评价与优选:主要油气藏特征及其成藏规律, 扬子、华北和塔里木三大含油气盆地成藏条件的特殊性及成藏规律;保存条件是决定南方海相烃源岩有效性、圈闭有效性或油气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扬子、华北和塔里木三大含油气盆地有利勘探地区的评价与优选。

  我很高兴地看到,我在2001年8月向国务院提交“关于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建议”时说的一段话,作为了马永生博士等著的《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一书的结束语: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思考,我们终于认识到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并在东西两个战场上,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揭开了序幕。总之,中国油气资源前景是美好的,中国期待着油气资源的二次创业。只要我们充满信心,针对中国的地质情况,大力发展地球物理方法和钻井技术,就一定可以克服重重困难,找到并开发出更多的油气资源。

  特别是在南方海相战场上,取得了拉开序幕后的第一个辉煌的成果:在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气田——普光气田。截至2006年,普光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超过3600亿立方米。西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海相大油田——塔河油田的储量也已达到近15亿吨。

  (1)我完全同意书中的核心认识。中国海相有较好的成藏条件、中国海相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更重要的是中国海相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2)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评价有据。我认真对比过书中的资料,既有宏观的区域构造背景资料,也有单个圈闭甚至油气层的详细资料;既有重点区块的评价,也有大区的宏观预测。正如永生同志所说:全书把整个“中国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分析”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以海相油气勘探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3)理论探索、技术创新是开创新局面的重要前提。普光气田的发现得益于海相勘探理论、勘探思路、勘探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了中国海相勘探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扩大了中国在天然气方面的勘探领域。关于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从油气保存的角度分析,我也同意书中的评价,很可能成为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又一亮点。同时,我也很赞同书中“中国海相深层原生油气藏、潜山油气藏、近源深埋逆冲带油气勘探”的战略思路。这其实在2005年于重庆召开的“中石化下组合油气勘探研讨会”时,就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4)更为可贵的是,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勘探技术和钻探技术的保证条件。我注意到,书中用了几乎五分之一的笔墨详细介绍了我国特别是南方海相领域,近几年在地震、非震及与重、磁、电联合反演方面的技术进展;也注意到了山地地震、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测井技术、储层预测技术以及油气钻探工程等方面的进展。

  (5)我认为该项成果可以作为海相油气勘探工作的范本。全书内容包括地质、地球物理、钻探开发技术等方面,不仅丰富而且全面,不仅可以指导研究和生产,几乎可作为油气勘探工作的范本。书中几乎涉及了油气勘探的各个环节。

  另外,我还想说一点。从我多年与马永生同志的交往中发现,该同志是知识渊博、造诣深厚、低调谦和、科学严谨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善于组织、大胆实践的管理专家。书中的成果是他和同志们近20年来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和实践的结晶。

  我提交“建议”后,很快就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同志的批示:要重视油气资源战略勘查工作,争取在前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新的突破。2006年的除夕,我又从电视上看到,在慰问时动情地说,要像“铁人”那样,要横下一条心,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大气田。

  尽管我国的海相油气勘探充满艰辛和挑战,“二次创业”的道路也不会一路坦途,但我还是愿意将我在新世纪重阳节赠予马永生同志的题词作为此序的结束语:“宝剑刃上没坚石,骏马面前无深壑”,通过海相勘探理论、技术的攻关和实践,祖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事业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果!共勉吧!

  该书对国内外海相油气勘探理论和实践有重大推动作用。这本书并不只是一个人、几个人、几个单位的成果,而是几十年来,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经验、成果(突出成果“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大气田的发现”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系统总结、提炼和升华。

  该书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传播价值及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意义。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也有重要的科技创新。书中详细介绍了中石化南方分公司近几年在地震、非震及与重、磁、电联合反演方面的技术进展,也注意到了山地地震、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测井技术、储层预测技术以及油气钻探工程等方面的进展。

  该书以中国区域地质构造、原型盆地沉积充填和构造演化为基础,对海相地层的石油地质基本条件,成藏物质基础、成藏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和评价,并对有利地区的油气藏远景进行了科学预测。

  普光气田的发现就是得益于海相勘探理论、勘探思路、勘探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了中国海相勘探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扩大了中国石化在天然气方面的勘探领域。普光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逾4000亿立方米,塔河油田的储量已超过20亿吨相当量,元坝、龙岗等一大批天然气气田的发现,以及以普光、元坝、通南巴等为气源基础的“川气东送”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运营,就是中国海相勘探理论和实践,实现重大突破的最好佐证。

  仔细翻阅近几年出版的油气勘探专业图书,从理论、生产、研究、指导意义及影响作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我推荐马永生等同志所著、地质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一书。

  首先, 该书具有重要的科学技术理论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我完全赞同刘光鼎院士对该书的评价: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评价有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技术创新;全书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全面,是一部巨著;不仅可以指导研究和生产,几乎可以作为油气勘探工作的范本。书中几乎涉及了油气勘探的各个环节。四川盆地普光、元坝、龙岗、通南巴等大气田群的发现,均可作为该书科学理论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的例证。

  第二,该书社会影响及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作为原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总地质师的马永生和他的同事们,在历经无数艰难探索之后,终于摘取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那颗璀璨辉煌之星。还不只如此,他们不仅扩大了普光气田储量,而且发现了川东北大气田群,为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项目提供了气源保障。

  第三,该书是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从历史、现状到预测、展望而综合集成的科技力作,对国内外新的油气勘探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马永生,1961年生。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党组、总经理、总地质师。国家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主持的普光、元坝、涪陵大气田发现项目,获2006、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2014年世界页岩油气先锋奖;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他是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的开拓者,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为促进我国石油行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