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风能

聚焦氢能瞄准500亿元产值青岛公布最全“作战图”

聚焦氢能瞄准500亿元产值青岛公布最全“作战图”

  《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征求意见稿)》日前发布,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根据规划,青岛氢能发展的为2020-2022年,要建成10座以上加氢站、推广6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培育超过5家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

  中期目标为2023-2025年,累计建成25座以上加氢站,投入运营10条氢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累计推广各种燃料电池车辆2000辆以上,培育超过10家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远期目标为2026-2030年,建成1家氢能领域省级以上工程实验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累计建成加氢站50座以上;投入运营30条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达到8000辆,建成燃料电池轨道列车线家氢能相关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氢能相关企业5家;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大约500亿元。

  作为本世纪最受关注的清洁能源之一,氢能是未来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在全球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将达到18%,能够催生约2.5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创造大约3000万个就业岗位。

  目前,上海、佛山、武汉、张家口、张家港等11个地市先后制定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全国在建和已建的加氢站有120多座,其中有51座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的加氢站有41座,其中2019年建成28座。

  根据《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山东将以济南、青岛、潍坊为重点,立足前沿、打造尖端,综合推广利用氢能源。目前济南已经出台《先行区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承接了国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项目》。潍坊出台了国内首个地级市加氢站管理办法,并依托潍柴动力等企业推进氢能产业建设。

  2019年8月,青岛市发改委发布了《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的招标公告,一个月后青岛又在《青岛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了对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运营奖励、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补贴等进行了明确。

  不过,刚刚公布的《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征求意见稿)》,才算是青岛氢能“作战”的最全路线图,从氢能空间布局、产业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全方位,明确了青岛的“行军路线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青岛的化工产业发达,而氢能就是许多化工行业生产的副产品,青岛目前已经拥有了比较丰富的氢能资源。例如,董家口化工园区内集聚了金能科技、海湾化学等一批化工龙头企业。海湾化学公司、金能科技公司、丽东化工、青岛炼化等企业的各类生产项目,每年可产生氢气约20万吨,是当下就可以利用的丰富氢能资源。

  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许多氢能大项目已经落户青岛。例如美锦能源在西海岸新区投资100亿元建设美锦氢能科技生态园,包括氢能商用车整车、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等项目;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的德国FCP公司氢燃料电池研发及生产项目落户莱西经济开发区。青岛的氢能源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布局。

  在氢能应用中,氢燃料电池汽车无疑是前景最广泛的领域,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氢能应用方向之一。2019年,全球范围内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达到了7500辆,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分别为1万辆、10万辆以及100万辆,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氢能及燃料电池最大的市场。

  汽车产业正是青岛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青岛已有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西海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城阳特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青岛国际院士港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集聚区5个重点园区。2019年青岛市的的汽车产业产值超1100亿元,汽车产业已成为青岛增长最快的支柱产业之一。

  青岛的氢气资源主要来自于化工副产氢领域,制氢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而且需要经过提纯才能满足燃料电池的标准。

  青岛目前氢气利用方式也不合理,化工副产氢主要用作化工原料或供热燃料,用途单一、附加值低,未能起到能源转型升级的作用。推广氢能在燃料电池、发电、供热等领域的不同应用形式,开发多样化的氢能应用技术,是青岛在接下来的氢能产业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在氢能资源、应用场景方面青岛具备先天优势,但氢能本身的产业链方面,青岛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企业数量少,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技术优势和集群效应。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储运设施不完善、加氢站数量少,制约了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布局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等氢能应用产业及制氢、储运、加注等氢能供应环节,正是着眼于打造氢能的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青岛在规划上选择多点布局,通过打通制氢、燃料电池、储氢装备、燃料电池汽车等上下游产业,全方位打造氢能产业链。在产业链竞争取代企业竞争的当下,无论是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经验,还是着眼于青岛的长远发展,要想“抢跑”氢能高质量发展,就要在全产业链上谋篇布局。

  在制氢产业,根据不同的基础条件,灵活地选择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方向:董家口化工产业园的化工副产氢较为丰富,重点发展氢气提纯技术和氢气回收技术;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技术创新基础和智力优势资源,推动电解水制氢技术示范应用;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海上风电项目集中地区,利用弃风、弃光电力优先发展“电转气”项目;在波谷电价较低的地区,重点发展氢气储能项目。到2030年,基本形成以董家口化工产业园和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为中心的大规模制氢产业基地。

  在燃料电池产业,重点发展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堆、关键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四个领域;在储氢装备产业,加快引进国际化工业气体公司及具有高压供氢、加氢或液氢制备加注核心技术的企业,建立完备的储氢装备研发制造体系;同时聚焦提高储氢密度和安全性,积极推进新型储氢技术的研究,布局未来储氢装备市场,探索规模化、低成本、高效和安全的新型储氢技术。

  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尽快形成进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在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完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着力加强汽车整车设计、底盘制造、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的研发和生产,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轻量化及低成本生产工艺研发。此外,不断拓展氢能应用领域,增加氢能在青岛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包括燃料电池轨道交通、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港口机械等。

  南部氢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中部氢能技术创新核心区和北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区。南部氢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依托董家口化工园区的氢气资源禀赋和化工产业基础,将西海岸新区打造成为氢能创新发展试验示范区,推动青岛氢能创新发展先行先试。通过推广氢能在交通、轨道交通、港口机械、热电联供、备用电源等全方位的示范应用,推动建设氢能产业园、氢能环保社区、氢能科普教育馆等,打造氢能小城镇样板——泊里氢能小镇;通过发展氢能在轨道吊、港口集卡、牵引车等方面的示范应用,打造包括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的中国“氢港”。

  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西海岸新区高校圈、蓝色硅谷高校圈和崂山区高校圈,以及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等,打造中部氢能技术创新核心区。其中,重点打造院士港氢能技术创新及孵化中心,研发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等核心技术,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示范项目,计划2025建成国家级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创新基地。

  依托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和莱西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打造北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区。实施“燃料电池汽车领头羊”行动计划,到2030年,打造1~2家燃料电池整车企业,5家规模以上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辅助部件企业,其中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10亿以上的企业5家以上,建成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