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煤炭能源  采煤

鳌背山下 浴火重生——探寻国家工业遗产王石凹煤矿

鳌背山下 浴火重生——探寻国家工业遗产王石凹煤矿

  它是国家“一五”时期,苏联援建我国156个重点项目中的重要一员;它曾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矿井,是重点项目中西部地区唯一一座煤炭工业项目;它还是共和国煤炭工业的活化石,被誉为共和国煤炭工业的“长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里有它的身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里有它的故事;它因煤而兴,因煤而困,也因煤而蜕变;在它的生命中夹杂着荣誉与辛酸,却又不可复制。

  2018年11月21日,王石凹煤矿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昔日的鳌背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提起铜城(铜川矿务局),人们都知道这是个出煤的地方,想象中的铜城也应该是黑与灰。其实,在铜城边上只有一两个产量很小的煤矿,其余的大矿都在东西两面那些山沟里。

  当你沿着铁路支线拐进这些山沟,便会看到这里是一个多么庞大的世界。这些相距只有十来里路的煤矿,每个矿区都有上万名工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几乎都超过了一个山区县城的规模。密集的人口,密集的房屋,高耸的井架,隆隆的机声,喧嚣的声浪,简直使人难以置信这些小小的山沟山湾,怎么能承载了如此大的负荷?

  6年前,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铜川矿务局,了解了铜川如何从昔日浓烟滚滚的“煤城”华丽转变为一座生态新城;6年后的今天,记者再次踏上前往铜城的道路,去探寻王石凹的前世今生。

  车子越往前开,弯道越多。道路上依然有卡车在穿梭,开着开着,本是雾蒙蒙的天慢慢放晴,而距离王石凹的路也越来越近。

  当司机师傅说马上快到之时,我打起精神向窗外看去。只见这里已经没有更多人记忆中黑漆漆、坑坑洼洼的运煤路,也没有了一个接一个的运煤车队,替而代之的是那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原来,这里就是王石凹煤矿全力打造国家工业遗址的项目现场。

  只见在这个狭长地带,机器轰隆,场面热烈。而远处那栋依然屹立着的选煤楼,似乎在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这里的百年过往。

  据中国煤炭志记载,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一名叫王舍娃的私人窑主,开办了“王石凹煤窑”(今王石凹煤矿),自此开始了批量采煤。至今已经整整200年历史。

  另据陕西省同官(今铜川)县志第二册卷十一《矿业志》记载,1929年,官办企业“同泰煤矿”(今王石凹煤矿)开始规模开采煤炭。矿区312公顷,有直井两孔,井口直径1.8公尺,深45.53公尺。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民族工业艰难成长。王石凹煤矿也就从这时起开始壮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1年1月1日,新中国制定实施了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在前苏联的支持下,国家开始了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大型工业建设,王石凹煤矿是这156个援建项目中西北地区唯一一个煤炭项目。

  1953年,同官、新建、新泰三个矿井合并为“同官煤矿”;1954年,前苏联技术专家支援团队对王石凹立井井田开始勘探设计;1955年,在原同官煤矿的基础上,成立铜川矿务局;1957年12月1日,王石凹正式立井开工建设,直属当时的燃料工业部。

  据史料记载,1960年,因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撤出煤矿建设,销毁或带走全部相关工程建设资料,给正在建设中的王石凹煤矿带来了巨大影响和困难。随后,交由西安煤炭设计院补充后期建设,王石凹煤矿因此属于边设计、边建设、边开采的“三边”工程,并于1961年11月20日建成投产,移交铜川矿务局,命名为“王石凹煤矿”。

  自此开始,王石凹煤矿为我国嗷嗷待哺的电厂、工厂送去源源不断的“工业粮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黑色能量”。

  进入70年代,王石凹煤矿迎来了第一次生产高峰,1973年,年产首次突破120万吨大关;1975年在全国率先推广高档普采,连续三年夺得全国高档普采冠军,最高时年产达133万吨这座面积28平方公里的煤矿成为当时西北地区第一座规模大、生产能力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矿井,加上井筒直径大、矿车容量大、提升绞车大、选运能力大、风井扇风机大、井下主排水泵大、压风机能力大、办公楼面积大等“十大”而闻名全国。其采煤工艺技术也从建国初期的人拉肩扛,到半机械化的人工炮采,到率先推广的高档普采,再到100%的全机械化综采,成为全国采煤工艺的行业引领。

  正因有了以王石凹煤矿为模板的成功案例,使得铜川的煤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诸如陈家山、下石节、玉华山等大小煤矿,最多时达到100多个。到了80年代,铜川煤炭产量一度占到陕西的70%。据统计,自1958年铜川撤县设市以来,累计生产原煤达6亿多吨。在煤炭工业的带动下,水泥和铝产量年年增长,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不仅保证了充足的能源供给,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成为当时新中国煤矿建设的模板,也奠定了西北地区乃至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王石凹煤矿作为新中国煤炭事业发展的引领者、见证者,深度参与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浪潮,扛起了“共和国煤炭工业长子”的大旗。

  目前,王石凹煤矿遗址仍保留着各个时期采煤工艺、设备、主副井提升设备等一系列工业遗产,具有煤炭行业的典型性和稀有性,不仅能够反映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水平,更为陕西乃至国内煤炭工业的发展史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证据。

  在长达两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王石凹煤矿见证了社会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煤炭工业的成长,创造了永载史册的奇迹。在这里,产生了“分阶段、跨石门、连续开采法”等引领煤炭工业发展的科研成果;诞生了高档普采的领先工艺;创造了过井筒工程单行作业成井全国最高新纪录

  在这里,涌现出连续3年获全国普采冠军、连续5年跨入全国高档普采甲级队伍行列的原采煤五区;连续6年获全国甲级掘进队称号的原掘进三队等先进集体

  在这里,有老战士雷保生,他是中国的老功臣,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冒着硝烟炮火,以热血青春、赤胆忠心出色完成刘伯承、等的安全警卫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在铜川煤炭战线年,对铜川矿区的贡献功不可没。

  在这里,有党的十大代表、被称为“矿山铁人”的全煤系统劳模梁思云,他在处理一次冒顶事故时,右手不慎负伤,但仍忍着剧痛继续干,直到险情排除,后经医生检查,发现右手中指已经骨折。

  在这里,有“铁血娘子”冯翠萍,她因保护设备而被大火烧掉双手,仅靠着6片止疼药、3针剂完成了13次手术。

  在这里,还有先后十三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接见的第二届全国代表、全国劳模张金聚;还有一家四代坚守矿山,直到矿井关闭还在默默工作的矿山“愚公”第九届全国代表杨栋,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无数的“矿山铁人”,他们深深的将根扎在鳌背山下,用汗水和热血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他们以“一不等,二不靠,三不埋怨四不叫,埋头苦干往上搞”的“四不”精神,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创造出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因煤,铜川走过了因煤而兴的二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为共和国建设的辉煌业绩;也因煤,让这座渭北的偏僻一隅,成为闻名全国的“铜城”。

  1955年,铜川矿务局成立;1957年,王石凹煤矿正式立井建设;1958年,铜川撤县设市;1961年,王石凹煤矿建成投产之后,铜川迎来了高光时刻,数百家煤矿,数十万工人携带家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此,让昔日荒凉的小山沟变成一座规模庞大的“新城”。

  60年代间的王石凹煤矿,在岗工人7800多人,工人家属5万余人,医院、学校、供销社、邮局、银行等一系列民生机构相继建立,石灰厂、石子厂、硫磺厂、荆靶厂、纸箱厂、瓷砖厂等一大批工厂相继成立,小卖部、小餐馆、理发店等一大批个体工商业相继涌现,铁路、公路、筒子楼一一落成,火车、卡车繁忙地穿梭在山间,电力、制造、国防、航空、航天等相关产业相继落地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歌声响起时,在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的回忆里,又会流淌着多少岁月的痕迹。铜川的煤矿工人,更是深深的懂得这首歌的意义。1963年,铜川煤矿职工姚晓舟(笔名蕉萍)作为词作者,创作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不断传唱的经典歌曲,这首歌出自铜川,出自煤矿工人之手,好似在诉说着“铜城”美好动人的故事。

  平凡人,平凡的世界;平凡人,不平凡的世界。时任铜川矿务局宣传部副部长的路遥先生,以王石凹煤矿生活为创作背景,以真实的矿区职工人物为原型创作了一部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巨著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人,更是让“铜城”家喻户晓。特别是2015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上映后,再次掀起波澜。如今,剧中许多人物原型依然可见,依然生活在他们热爱的“铜城”矿区。

  一支歌、一部著作,将“铜城”的故事定格,将平凡铸成经典,而其背后,却讲述着铜川煤矿工人的生活和心声,诉说着的是铜川因“煤”而“城”的历史变革。

  从1955年煤炭工业部设立铜川矿务局,到1998年铜川矿务局从原煤炭工业部交由陕西省管理,行政区划归陕西省铜川市政府所辖,王石凹煤矿隶属于陕西省铜川矿务局。

  2004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重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成立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隶属旗下。此后又经历了我国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2014年10月,陕西陕煤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召,决定对王石凹煤矿在内的8对矿井关停;2015年9月,王石凹煤矿完成全部回收任务,正式关井。

  然而,这对生活、工作在此60年的王石凹人来说,不只是简单的一道命令,而更是前所未有的冲击。

  “当煤矿宣布正式关停后,可以这么说,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真的是晴天霹雳。如果王石凹煤矿还在,我还是矿工,如果煤矿没有了,那第二天我是什么?我自己的身份找不到了。”原王石凹煤矿机电区蔡玉华曾在接受采访中如是说。

  但现实就是现实,矿区班子成员背负着沉重的担子,挺着重压对矿区人员进行分流安置。无论是从局里内部分流,还是往其他矿井进行分流,还是采取措施进行转型,都以“壮士断腕”勇气,将组织的决策落到实处,“唱支山歌给党听”,王石凹人将这首歌唱好了,还唱的分外响亮。

  蔡玉华至今记得,当时他们的每一次送别矿工的时候,都会说到一句话,“我们绝不会把一个矿工落下”,也就是这个承诺让王石凹煤矿在经历这场重大的洗礼过程中,无一起不利事件发生,成功将工人依次分流到陕北、山西、河北等地,谱写并完成了一曲“生的伟大,退的光荣”的瑰丽壮歌。

  王石凹煤矿是我国蓬勃发展的煤炭工业的缩影,凝聚着产业工人像先烈一样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也就是这样的“矿山精神”,使得王石凹人面对困境时以特有的胸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60多年来,王石凹煤矿让昔日杂草丛生、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的黄土丘陵变成了楼房林立、机器轰鸣、灯火辉煌的现代化矿井,如今却不得不卸下“厚重的盔甲”,光荣的完成了历史使命。

  王石凹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东郊的鳌背山下,就是在这座鳌背山下,王石凹演绎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转型故事。

  经2014年的“关停”、2015年的“关井”两大镇痛后,王石凹煤矿应对新形势,开始走上了转型之路,掀起了保留、再利用、产业升级的二次创业。

  据介绍,从2014年矿井回收工作全面开始之际,王石凹煤矿就组建了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小组,并制定了《保护工业遗存工作制度》以及各项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多方实施调研考证,借鉴成功经验,形成“原状保护、最少干预”的保护网络体系,实施煤矿工业遗址保护和文化资源整合。

  熟悉王石凹煤矿的人都知道,在那里拥有典型的煤炭工业风貌,高耸的井架、硬挺的绞轮机、轰鸣的蒸汽火车、千折百转的洗选煤车间以及各式提升和通风设备,折射着新中国煤炭工业的整体风貌;还有保存完好的苏式风格的办公大楼、干部公房、专家楼、单边楼、选煤楼、职工宿舍楼等建筑,体现了特殊年代中苏人民友好往来的独特审美品味。

  此外,王石凹煤矿周围丰富的山川河流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与工业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了古今文化交相辉映、人文自然和谐并存的格局。

  再加上矿区积淀深厚的文化氛围,使得文学、书画、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平凡的世界》《魔幻巷道》《从拾柴到采煤》《矿长的上午》《昨夜箫声》等著作,均以王石凹煤矿为创作基地;电视剧《太阳人》《山道弯弯》《女囚》等影视剧都在此取景。

  通过王石凹人的不懈努力,2018年11月21日,王石凹煤矿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这给前行中的王石凹人以鼓舞。他们制定规划、探讨设计方案、对比遗址恢复成效,为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的恢复马不停蹄。

  此后,这里将以“西北煤炭工业活化石”为核心定位,利用具有王石凹煤矿地域特色的矿区文化景观、苏式风格建筑群和矿区工业遗存,依托铜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以煤炭工业为特色的工业型遗址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全力打造陕西全域旅游环线上的新亮点。

  其整体空间布局为“两个空间”,即地面煤矿文化动态体验空间、井下煤矿精神静心感受空间;“四大板块”,即煤矿文化体验板块、井下教育体验板块、煤矿趣味体验板块及井下旅游保障板块;“十二分区”,即工业遗址艺术公园、入口综合服务区、工业遗址体验区、苏联风情体验区、六零情怀感受区、煤矿精神展示区、煤矿发展历史区、采煤技术发展区、矿业开采培训区、煤矿艺术体验区、煤矿紧急避难区和井下配套服务区。最终将致力打造成为“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如果想要读懂王石凹,就要感谢为之正在做出努力的王石凹人,他们在全力保留着完好的工业遗址,给人们留下一份足迹、一份回忆,并以此希望能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段光荣的岁月。

  “傍晚,当暮色渐渐笼罩了北方连绵的群山和南方广阔的平原之后,在群山和平原接壤地带的一条狭长的山沟里,陡然亮起一片繁星似的灯光。这便是铜城。铜城无铜,出产的却是煤。这城市没有白天和夜晚,它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激动不安地喧腾着,像一锅沸水。”

  透过路遥《平凡的世界》,放眼鳌背山。看着远处的选煤楼,触摸着脚下的土地,记者似乎能真切感受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这种感受,有机器的轰鸣声、有矿工们的欢唱声,更有“孙少平们”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坚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采煤工艺都包括什么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