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火电

也说水电为何难以绿到底

也说水电为何难以绿到底

  日前,国内某大型科技媒体发表了一篇《水电开发利用:为何难以“绿”到底?》的评述文章,文中对水电不能“绿”到底的第一个质疑是水电带动了高耗能企业。针对这个问题的实质,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文中主要观点进行澄清。

  首先,由于水电的可再生能源性质,利用的只是水的势能,不需要耗费其他任何资源,所以,水电的经济性是其他任何发电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水电的低成本必然使电价降低。例如,今年我国五大电力集团全部严重亏损,而长江三峡公司却仍然大幅盈利。这种不消耗资源和低成本的优越性是全世界公认的。因此,水电比例越高的国家,电费越便宜。目前我国的水电上网电价也普遍比火电每度低0.1元左右。也就是说,目前我们国家的销售电价是水电与火电平均后的结果,如果,没有大量低成本的水电,我国的销售电价一定会比现在高一些。

  其次,水电的这种低成本、低电价,在带给社会公共福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对高耗能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为了降低成本,我国很多高耗能企业都建立在西部水电站附近。这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这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西部的水电开发带动了高耗能企业的发展。实际上,高耗能企业之所以能存在和发展,主要是因为整个社会对高耗能产品的需求所决定的。即使没有比较便宜的水电,高耗能企业也还是要存在,高耗能产品也还是要生产。只不过它会选择相对比较便宜的火电的附近。例如,我国的煤城唐山市就是钢铁生产的基地。唐山钢铁生产基地出现的根本原因,绝不是因为必须要消耗掉唐山生产的煤炭,而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钢铁。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国际分工的问题,如果,国家的经济能力比较强,可以依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换取更多的高耗能产品,当然是最好的。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这一点。到目前为止,不仅我们的高耗能产品需要自己生产,我们还要大量地出口高耗能产品换取外汇,以满足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

  上述文章当中认为“二滩的绿电让众多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聚集到攀枝花市,另一方面,攀枝花人很失望地告诉记者:我们至今还用不上二滩电站的电。攀枝花市的居民用电价并不比别的地方低”,这种说法是非常幼稚的。用没有用上水电不是体现在居民电价上。我国东北的丰满水电站因为建设得早,早已经没有资产折旧,目前的上网电价还只有几分钱,然而,当地居民电价从来也不可能低到几分钱。即便全国普遍的情况是水电上网电价都比火电低0.1元左右,但是,一旦到了电网里,水电与火电是没有办法分开的。具体到用户更不可能出现用水电的就便宜一些,用火电的就贵一些。通常都是把进入电网的全部水电和全部火电综合平均后决定一个合理的电价。目前我们享受的电价中已经包含了低价的水电,如果没有水电,我们的现有电价肯定要有所上浮。

  文中还说“与二滩发电量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省一部分小火电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记者了解到,近在毗邻的攀枝花市,就在二滩电站建设的同时,上马了几座火电站,供给居民用电,而攀钢也建立了自己的备用火电站。据有关资料,在二滩开工建设之后,川渝电网又开工建设了一批火电站,如广安电厂2×30万千瓦(1996年开工)、重庆珞璜二期2×35万千瓦(1996年开工)、成都热电厂2×14万千瓦(1996年开工)等。这些火电厂挤占了原本在规划中属于二滩水电站的负荷”。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火电的建设周期快、单位千瓦的建设成本低,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缺电的情况下往往是火电机组首先得到发展。而一旦经济发展进入经济平缓期,火电与水电争市场的情况有时确实非常严重。况且,二滩电站的建设还有一定的特殊性。二滩水电站是由世行修建的,建设初期我国的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还不到3元,而建成后的还贷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比价已经达到了8元左右。汇率的变化导致二滩水电站的建设成本大幅度增加。因此,二滩电站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奇高,电价也相应地比一般常规水电高很多。所以,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二滩水电难免受到火电的挤压。造成较大的可再生能源的浪费。

  在中国能源结构的平衡比较方面,非常有必要将水电与火电进行综合性的比较。例如,三峡水电工程就带动了几百座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和使用,由于从根本上治理了污染,使得长江的水质总体上有了极大的好转。

  该文作者在文章当中仅仅引用了个别人的一些说法作为评价水电自身环境代价的依据,笔者认为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正是这位 “专家”范晓,几年前曾经在著名的《中国国家地理》刊物上信誓旦旦地说:“紫坪铺大坝一旦遭遇松潘那样的大地震,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今年“512”就在紫坪铺17公里远的地方爆发了比他所警告的松潘大地震还要大几十倍的汶川大地震。结果紫坪铺大坝安然无恙,只遭受了非常轻微的表面损坏,5天以后就恢复了发电。其实,范晓言论的意图也非常明显。例如其所说“首先,有的水电排放温室气体,特别是热带地区的森林等植被被淹没、腐烂后,会产生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就有非常明显的逻辑漏洞。

  实际上,即便我们不建造水库,也经常会有天然湿地排放温室气体的现象。不过,由湿地排放的温室气体与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有本质不同的。因为水库中的碳源是极为有限的,湿地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只是把水库中淹没的植物中的碳元素全部变成含碳的温室气体排放出去,即使在一些水库建成的初期排放高一些,最后也会逐渐减少直到零排放。而火力发电的碳源是来自人们开采地下的煤炭。随着源源不断地开采、源源不断地燃烧,构成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在我国,由于人口密度高,林木资源相对紧缺,所有的水库淹没前都会把树木作为宝贵的薪柴清理出来加以应用。所以,即使在水库建成的初期,我国也不可能会有“热带地区的森林等植被被淹没、腐烂后,会产生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情况存在。

  关于“形成水库后,水流速较缓,大量污染物可在水中不断累积,造成水质恶化”的说法,也只是一种猜测的可能性,前提是我们是否向水库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如果我们没有排放较多的污水,水库不仅不会造成任何水质恶化,而且还会提高水质。因为,水流速度的减慢可以起到沉淀净化作用。另外,指望不建水坝减少水污染的作用也极为有限。

  而文中的所谓“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是一种对水电工程建设的曲解。所有能够建造水电站的地方,其天然河水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些水流的能量不断地冲击河谷、深切岸坡,势必会造成自然河流经常性的滑坡、崩岸和泥石流。然而,水电站建成后河水的能量将被用来发电,河水不再继续深切河谷,最终一定会减少自然河段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几乎所有水电站都是建在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的河流上,而建成之后,都会大大减少那一地区的地质灾害。尽管水电站刚刚建成后还会有少量的地质灾害发生,但是,随着水电站建成时间的增加,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肯定会越来越少。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文章当中所说的“传统观念认为水电是无污染的绿电。那是由于当时认识的局限,很多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随着当前我国大坝越建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显现出来”是经不起推敲的言论。显而易见,不管是水库温室气体排放,还是滑坡、泥石流,该文中所有批评水电可能具有的负面影响,都会随着水电站建成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水电站都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旅游休闲胜地,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