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火电

北汽新能源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ev200)

北汽新能源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ev200)

 

smart 品牌历经全面焕新后推出的首款电动车型「smart 精灵1」在德国柏林完成了全球首秀。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最后一次驾驶 smart 车型,那还是 2017 年在奔驰分时租赁平台 car2go 上租赁的 smart 燃油版了。时间一晃而过,这已经是 5 年前的事情了。

2019 年,吉利和奔驰共同出资约 54 亿人民币成立了 smart 品牌的全球合资公司。诞生于这家合资公司的首款车型,便是 smart 精灵1。对于研发这款车型的分工,奔驰主要负责设计,而吉利主要负责工程研发。

那接下来,我们先从车聊起,再和大家分享一些我所知道的「smart 电动化的前世今生」。

吉利:

让 smart「成为」智能电动品牌

我们先来看一下 smart 精灵1 的基本信息:

基于吉利 SEA 浩瀚架构打造,定位为紧凑型 SUV;

车身尺寸为 4270mm*1822mm*1636mm,轴距 2750 mm;

采用后置单电机布局,最大功率 200kW,最大扭矩 343N·m,零百加速 6.7 秒;

搭载 66kWh 的三元锂电池组,在 CLTC 工况下续航里程 560km;

支持 150kW 超高速快充、100kW 快充以及 7.2kW 慢充。

smart 精灵1 的出现对于奔驰品牌自有车型来说,其实有些「尴尬」。因为奔驰品牌就有一辆与 smart 精灵1 同级别的纯电车型 EQA,并且由北京奔驰进行国产。

奔驰 EQA 车身尺寸为 :

4463mm*1834mm*1624mm;

轴距 2729mm。

smart 精灵1 车身尺寸为:

4270mm*1822mm*1636mm;

轴距 2750 mm。

吉利的 SEA 浩瀚架构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纯电造车平台而已,而是一个基于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的全生态架构。也正因此,smart 精灵1 将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作为一款诞生于纯电平台的车型,即便 smart 精灵1 的车长比奔驰 EQA 短了 193mm,但轴距却长了约 21mm。加上纯电平台车型短前悬、短后悬的优势,smart 精灵1 的座舱空间理论上至少不输奔驰 EQA,甚至可能还会略有优势。

不过,也正因车长短了近 200mm,smart 精灵1 的后备箱载物能力可能会略低于奔驰 EQA。

对此,在官图中我也发现了两点:

一是由于采用了后驱布局,smart 精灵1 在前舱布置了前备箱,容积为 15L。存放家充电缆或是一个小背包、手提包的问题不大。

二是 smart 精灵1 的后排座椅可以 4/6 分、可以前后滑动也可以放倒,以拓充部分后备箱的载物空间。但后排座向前滑动后,对乘坐表现会有多大的影响,我们还是要看后续的实车体验了。

目前奔驰 EQA 仅有一款 300 4MATIC 首发版车型,采用了前后双电机四驱的动力布局,但系统最大功率也仅有 168kW,零百加速能力 7.7 秒。在动力水平上与采用后置单电机的 smart 精灵1 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后续 smart 精灵1 推出前后双电机四驱版本的话,这一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与此同时,奔驰 EQA 搭载了 73.5kWh 三元锂电池组,在 CLTC 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 537km。续航能力虽然与 smart 精灵1 的 560km 差异不大,但 smart 精灵1 仅搭载了 66 kWh 三元锂电池组。由此可见,基于吉利 SEA 浩瀚平台的 smart 精灵1 的能耗控制要强于奔驰 EQA。

所以,为什么说 smart 精灵1 的出现让奔驰 EQA 会略显「尴尬」?因为 smart 精灵1 有着更强的动力表现以及更好的续航能力,对不少电动车消费者而言,这些是「硬指标」。

除了电动化之外,在智能化方面 smart 精灵1 的表现如何?

首先先说一下智能驾驶,从目前的信息来看,smart 精灵1 的智能驾驶可能处于 L2 的水平。smart 精灵1 所搭载的 smart Pliot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支持了 ACC 自适应巡航、LKA 车道保持辅助、BSD 盲区监测、TJA 交通拥堵辅助、APA 自动泊车辅助等等。

smart 精灵1 支持了拨杆变道功能:

说完智能驾驶,我们再来看一下智能座舱。

smart 精灵1 的座舱搭载了一块 9.2 英寸全液晶仪表、一块 12.8 英寸触控中控屏(分辨率 1920*1080)以及一块 HUD。车机搭载了 128 内存及 128G 存储空间,同时有消息称 smart 精灵1 的座舱 SoC 将采用高通骁龙 8155。

根据这两年出现的量产车/准量产车的座舱交互设计,很明显「弱化仪表,强调驾驶信息获取」是如今的一大交互趋势,smart 精灵1 的设计也是如此。

对于这套 smart 精灵1 的座舱 OS,被 smart 称为「smart 灵感星球」。那就根据官图,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套座舱 OS 的「推测」:

首先,不出意外的话中间的「灵感星球」应该是地图应用在主页的快捷入口,并且可以旋转,以显示不同的功能。

点击「星球」上的建筑可以快速开启导航路线引导,比如一键回家。同时在「星球」上还设计了周边兴趣点快速搜索的浮窗,比如充电站、餐厅……

右下角车载语音助手「Avatar」的可视化显示。不过,这里插一嘴:这不和 ARCFOX 极狐的语音助手「小狐狸」冲突了吗……

Dock 栏布置于车机左上角,包括主页、应用、音乐、导航、系统设置等等。

底部为空调调节以及座椅和方向盘的加热功能,右上角为时间、网络、链接、用户、无线充电等信息及状态的显示,以及留给副驾的音量调节。

从「星球」上周边兴趣点快速搜索的浮窗、左侧音乐播放的浮窗卡片来看,这套座舱 OS 针对驾驶场景中的常用功能进行了 0 层级交互的设计。

通过对这套座舱 OS 的推测,它应该会设计很多动画效果,中间的「星球」也极可能是一个 3D 渲染,如此多的图形/动画渲染,那座舱 SoC 确实至少得是高通骁龙 8155 了。

(动图来自新出行)

目前看到的座舱 OS 虽然整体呈现出一种「俏皮」、「年轻化」的氛围,但我个人觉得稍微有一些乱。元素较多、较为复杂,各个细节的 UI 设计未保持统一,对于驾驶场景中的交互来说很有可能会造成困扰。

不过,这也是我看到官图的第一印象,还是那句话:等实车上手再看看……

奔驰:

环境浪潮使生产一次性产品的行业正在走下坡路,很多国家在开发 生产可降解塑料,使其在使用过后能够在自然界中化解;有的国家已淘 汰使用塑料,而用特种纸包装代替。

我负责「美」就够了

量产版的 smart 精灵1 在设计上,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几乎还原了概念车的设计或是保留了典型的设计元素。

(smart 概念车)

作为同是出自奔驰设计团队的手笔,在这辆车上我甚至还看出了一些腾势 X 的影子。

(smart 精灵1)

(腾势 X)

甚至 smart 精灵1 的尾灯造型也带着奔驰的设计风格。

为了彰显身份,smart 精灵1 在车身上还留有「STYLED BY BENZ」的铭牌。

磷铵肥法烟气脱硫技术属于回收法,以其副产品为磷铵而命名。该工艺过程主要由吸附(活性炭脱硫制酸)、萃取(稀硫酸分解磷矿萃取磷酸)、中和(磷铵中和液制备)、吸收( 磷铵液脱硫制肥)、氧化(亚硫酸铵氧化)、浓缩干燥(固体肥料制备)等单元组成。

从去年开始,汽车设计中营造高级感的颜色,由以往多数豪华车型普遍使用的镀铬饰条「银色」,变为了「金色」。比如:

(保时捷 Taycan 选装内饰)

(宝马 iX)

(全新路虎揽胜)

(理想 L9)

当然也包括了今天的 smart 精灵1,在官图中出现的两种配色中,就有一辆采用了金色撞色车顶、金色车身饰件。

我认为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金色相比银色更加抢眼,也更加难以运用。运用恰当可以体现足够强的高级感,但运用不好的话可能会很「土」,比如:

在内饰设计上,目前官图展示了 3 种内饰配色。

其中有两种配色,采用大面积的金色色系的饰件。同时,空调出风口的造型也有着浓浓的「奔驰味」。

最能体现奔驰内饰设计特点的就是对「光」的运用,smart 精灵1 的氛围灯有着奔驰深厚的设计功底,对内饰光影氛围的拿捏很到位。

除了分布于中控台和空调出风口的氛围灯之外,音响扬声器单元也布置了氛围灯的效果。

如果说几个在 smart 精灵1 上我比较喜欢的设计细节的话:

一个是悬浮式车顶上钻石切割的效果的 LOGO,看起来比较精致,并且听说它在夜间可以点亮。

一个是方向盘上的档杆、座椅头枕、座椅侧翼、空调出风口、车门拉手,这些内饰设计元素都采用了圆角设计,让内饰整体看起来更加协调。

还有就是 Beats 音响系统的扬声器单元,虽然造型设计突出于门板,但结合整个内饰设计来说,这样的「故意为之」却是一个「点睛之笔」。

沿袭了 smart 品牌的历史基因,smart 精灵1 整体的特点依然是「圆润」、「灵动」。至于每个人的审美差异,我不敢说这款车「很美」,但它绝对足够「精致」。

smart 电动化的前世今生

我们先来聊一聊 smart 是如何创立的,这里绕不开两家公司:一个是奔驰,另一个就是瑞士钟表品牌 Swatch。

1994 年,奔驰与 Swatch 成立了合资公司 MCC,合作开发了 smart 车型的雏形。

不久之后,Swatch 选择了退出,奔驰收购了 Swatch 在 MCC 占有的 19%股份,并在 1998 年的欧洲市场正式投入了第一代 smart 车型。

这是 smart 品牌的诞生……

那看到如今 smart 精灵1 的出现,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 smart 第一次接触电动化?

其实并不然。

在 2019 年,吉利收购了 smart 50%的股权,前戴姆勒董事长兼 CEO 蔡澈和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杭州签订合约,并确认了戴姆勒和吉利将组建合资公司,也就是如今 smart 品牌的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随后蔡澈便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文章《More smart than ever before: Joint venture of Geely and Daimler》。

文章里提到:

My conviction is that smart has always been a brand for people who question the status-quo. That applies to our customers and also to our colleagues. The big idea of the little smart still has so much more potential. That’s why we want to strike out in new directions together with Geely. Radical rethinking has been part of this unique brand’s DNA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t still is. And that’s how it should be.

我坚信,smart 品牌的客户和同事是一群「敢于质疑现状的人」。smart 虽小,却包含着伟大的品牌理念。也正因此,smart 如今仍有极大的潜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和吉利一起开拓新的方向。从一开始,「彻底思考」就是 smart 这个独特品牌 DNA 中的一部分,现在依旧如此。这是属于它的方向!

这是全新 smart 品牌的开始,但绝不是 smart 迈入电动化的起点。

其实早在 2007 年,smart 就已经开始了电动化探索,当时在进行测试的 smart 电动版搭载了 13.2kWh 的电池组。随后在 2009 年,smart 电动版正式进入市场,升级优化后的车型搭载了 16.5kWh 电池组,虽然电池容量获得了提升,但续航里程也仅有 135km。

既然聊到 2009 年的 smart 电动版,这里就不得不聊一段故事:特斯拉。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Tesla」。

这款正式面市的 smart 电动版,就搭载了由特斯拉提供的动力系统。

那时的马斯克还不到 40 岁,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 SpaceX 的火箭三次发射失败、Tesla 也濒临破产,此时戴姆勒花了 5000 万美元收购了特斯拉 9%的股份。

既解决了 Tesla 的燃眉之急,也让 smart 电动版在短时间内换上了一套新的动力系统。

随后的几年里,smart 电动版又经历了几次改款/换代。在 2013 年的广州车展,smart 电动版正式在中国上市。但 23.5 万元的高昂售价、较短的续航能力、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当时还不会为电动车买账的国内消费者,很快 smart 电动版便在中国市场销声匿迹了。

(GeeKCar 曾在 2014 年试驾过 smart 电动版)

于是,随后换代的 smart 电动版便没有再进入中国市场。

想想几年前,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补贴热潮的时候,一辆北汽新能源 EV200 的「补贴前售价」卖到了 24.69 万元,如果 smart 电动版依然坚守在中国市场,或许今天的格局会发生一些改变……怎么说呢,算是「生不逢时」吧......

曾经驾驶 smart 燃油车型的时候,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算友好,像「加速抬头、制动点头」的驾驶感受我现在还依稀能够想起。

尤其是 smart fortwo 车型,由于采用了后置后驱布局,车内的发动机噪音比较明显。再加上较短的轴距,我现在也忘不了在北京的大雪天,我驾驶 smart fortwo 横在路上的场景……

如今由吉利与奔驰共同持有的 smart 不再是曾经的 smart 了,或者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品牌」。即便如今这个全新的品牌依旧会有着以往的基因,但我们依旧不能再将两者相提并论。

全新的平台、全新的驱动形式、全新的智能化水平…… 与以往的车型相比,smart 精灵1 是 smart「成为」智能电动品牌的全新开始。

最后

如今,历经焕新的 smart 称自己为「新奢纯电汽车科技品牌」。「新奢」是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群体,他们愿意为自己所喜爱的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这里有两点与「奢侈」不同:

新奢人群更注重产品的使用体验,而不是面子;

新奢产品的价格不会像奢侈品那样高昂。

换句话说,smart 精灵1 并不是一款面向「大众电动车消费者」的产品,它的售价虽不会过分高昂,但也不会低,它的受众群体更像是追求生活品味的「小资人群」。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动车产品都开始具备了自己的「个性」,就像燃油车逐步发展的时代一样。比如顾家的理想 L9、忠于驾驶的路特斯 Eletre、诠释新豪华的宝马 iX、为全家出行的岚图梦想家、跨界猎装的极氪 001……

还有,如今精致小资的 smart 精灵1。

除此之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看到细分市场中因需求分层而出现的「更细分市场」中的空白,或者说是「蓝海」。

所以,对于这样一款电动车,你又有怎样的想法呢?

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做到,每年可节油约57.3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61万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