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核电

失足核电事业被同行坑害日本巨头东芝的衰落刺痛人心

失足核电事业被同行坑害日本巨头东芝的衰落刺痛人心

  作为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中最后的日本元素,存储已是东芝这家143岁的老牌日企最具盈利能力的业务部门,但深陷财务泥潭的东芝不得不做出壮士断腕之举。今年6月,东芝公司宣布旗下半导体业务部门的出售交易正式完成。历时8个月,全球第三大NAND厂商的出售一事终于画上句号。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该次出售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东芝经济上的压力,“壮士断腕,留得青山在”,既能保住日本制造的金字招牌,又能等待新的机遇,在其他领域继续发力。虽然东芝现状成为不少人茶前饭后的谈资,但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它实属制造业的大佬。

  关于东芝的历史,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东芝的创立者田中久重先生。田中久重先生在日本享有“东方生”之称。作为“创造机械奇迹的天才”,他参与制作西洋枪炮、蒸汽船,建设现代海军,为日本近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1875 年,已经76岁高龄的田中久重创立了民营机械工厂田中制造所,这是日本国内第一家电报设备制造公司。1904年公司更名为芝浦制造所,这便是东芝的前身。1939年,芝浦制造所与东京电器正式合并,更名为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直到1984年公司才正式使用东芝这个新品牌名称。

  二战期间,东芝为日军生产了大量 97、95 中型坦克、重机枪和各类山炮。东芝靠着带血的原始积累,成为日本五大军工企业之一。1945年日本战败,东芝开始全面转战民用领域,经过朝鲜战争美国订单提振、60年代官产学体制联合技术研发、70年代美国技术扶植后,东芝成为一个拥有员工十几万人,经营范围涵盖基建、制造、发电、核能、半导体、家电、计算机、家电等领域的超级巨无霸企业。日本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离不开东芝。半导体业务当时位居全球第二,其彩电业务与索尼、松下等并称日本六巨头,同时东芝也是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东芝,成为了“日本制造”名副其实的代表。

  1983年苏联购买了东芝数十箱数控机床的部件,最终组装成了四台完整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不久后,由这几台母机加工出的螺旋桨,使苏联潜艇和航母的推进器技术飞跃了7-10年,美国海军首次丧失了对苏联舰艇的水声探测优势,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美国和日本的关系也因此受挫。1987年,美国禁止东芝机械3年内对美出口,日本政府为防止经济泡沫扩大,主动将基础利率升高至6%,成为刺破泡沫的导火索,股价、地价自此一落千丈。日本经济正式进入“失落的二十年”。

  东芝遭受重创,但依然在核电、半导体、重工业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让东芝线年说起。当年,东芝已是日本核电建设的老大,斥资54亿美元收购西屋电气77%的股份,想要成为全球核电制造的老大。在竞标过程中被日立和三菱算计,东芝的报价比西屋最初的估价20亿美元高了近三倍。5年后的福岛核事故让所有国家对核电建设计划进行重新评估。自此,东芝的核电部门一份新的订单都没有拿到。东芝只能通过收购来做大体量。2015年12月,东芝通过西屋电气以2.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西比埃公司的核工程业务。在收购交易完成后,才发现这项业务负债高达42亿美元,西屋需要全额偿还。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使东芝2016财年净亏损高达88亿美元,创下日本制造企业史上最大全年亏损。这个昔日的日本制造业巨头,彻底没落。

  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企业,还有一个人对东芝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就是工程师——川冈富士雄。因为说话心直口快,加上唯我独尊的狂妄劲,在东芝遇到了他的伯乐——武石喜幸。武石是东芝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的所长,他给了舛冈极大的研发自由度。舛冈不太管理细节,项目负责人白田理一郎则设法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团队氛围,大家有什么问题都放在台面上讲。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团队用了两年就完成了NAND闪存的研发,并开始推动产业化。正是这样的鼓励创新机制和宽松的研发环境,无数个与川冈富士雄类似的研发团队一同进行研发、生产,使得东芝积累了大量专利,并在许多方面成为了第一。例如为日本开发出第一台微波炉、第一台商业化彩电、日文处理器、笔记本电脑、DVD等等。

  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美日韩半导体竞争的主要战场在DRAM。东芝也投入了340亿日元,1500人的研发团队,实施“W计划”,进行DRAM研发和生产。1985年,东芝率先研发出1M DRAM,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容量最大的DRAM。此时,川冈正利用10%的自由度,思考着区别于DRAM的新型掉电不丢数据的存储器结构,基于此发明了NOR型闪存。然而,这项发明因为不在东芝当时的主航道——DRAM上,并未得到公司乃至整个日本产学研界的重视。相反,在太平洋另一端的英特尔看到了这项发明的潜力,与东芝签订了交叉授权许可协议,成立了300人的闪存事业部。1988年,英特尔改良了东芝发明的NOR,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闪存芯片。

  舛冈富士雄很不服气,自己的发明居然给美国人做了嫁衣。于是他又提出了NAND型闪存的概念。NAND型闪存按“块”操作,写入和擦除速度比NOR型快得多,更适合数据存储。同时,它的单元数只有NOR型的一半,生产工艺也相对简单,因而成本更低。美国人推出NOR型商用化芯片一年后,川冈的团队量产NAND型闪存成功。

  1991年,武石喜幸辞世。舛冈被调离团队,最终他选择离开东芝。舛冈离开的同年,东芝半导体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裁撤200人。消息一出,大量核心工程师主动离职,与此同时三星暗地挖角,对东芝提出联合开发的合作。乘虚而入的三星在拿到技术后,使用反周期投资杀手锏,疯狂扩产投资。1993年,三星成为存储器领域世界第一。东芝虽有技术先发优势,但是在自己拿手的NAND型闪存领域,却一直被三星压制,成为万年老二。

  东芝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时运不济。泡沫破裂、三星崛起、经济危机、地震等非可控事件接二连三。2009年,金融危机刚刚结束,东芝赤资约38亿美元。此时,收购西屋的东芝社长让位给佐佐木,自己改任会长。正当佐佐木准备在收购西屋后大展拳脚的时候,福岛核电事故发生了。出事的福岛第一核电厂的设备,全是东芝提供的,东芝的宏大核电梦就此破灭。2013年,佐佐木辞去社长一职,交给了中规中矩的田中久雄,实际上田中已经成为了被架空的傀儡。

  2015年7月21日,三位社长一起出现在东芝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个令人咋舌的丑闻——财务造假。2008年至2015年,东芝为了粉饰业绩,财报“注水”金额高达16亿美元,占整体税前利润的30%。自此之后,东芝就开始了疯狂的资产大甩卖。图像传感业务卖给了索尼,印尼的家电工厂卖给了创维,整个白电部门打包卖给了美的,相机和医疗部分股份卖给了佳能。2018年6月1日,东芝正式宣布以180亿美元将旗下最赚钱的芯片部门整体出售给贝恩资本为首的财团。

  具有143年基业的东芝,在近40年急速膨胀后又快速衰败。它也在给更多公司带来启示,一个科技公司的进步源自于技术的创新,东芝为研发主力军提供了宽松的研发环境,让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得以发明。然而,后期的粗放管理和急功近利的短视,使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地步。看似一片歌舞升平,实则缺乏危机意识,被暂时的增长蒙蔽了双眼,自大地前进。正如,川冈富士雄在离开东芝后说:“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技术,大部分人都认同的话,技术就不新,也谈不上什么原创性了”。也许东芝也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在贝恩资本收购芯片业务后,东芝又购回了芯片部门40%的股份。但是,这一切又回到原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核电站上班是坑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