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风电

嘉泽新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嘉泽新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在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公司自“十四五”开始,在新能源发电单一业务板块的基础上,大力向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出售、资产管理、基金业务等四个全新业务板块拓展。通过战略转型,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灵活的项目开发模式为基础,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并进的业务形态。

  为适应公司战略转型、业务板块增加、业务规模和分布地域迅速扩大的新形势,公司采取“双总部”+“五大区域中心”的管理布局,走出宁夏,面向全国。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北京+银川双业务总部,黑龙江、山东、广西、宁夏、新疆五大区域中心,超百家子公司遍布全国各省的业务格局。

  北京总部的设立有助于公司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及时获取行业信息和市场动态,统一协调全国资源进行业务开发;更加便捷公司与国内国外战略投资人沟通,开展资本运作和基金业务合作。五大区域中心的设立有利于公司聚焦重点区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助于新能源发电、屋顶分布式光伏和新能源资产管理业务在区域内拓展。

  战略转型、五大业务板块协同、面向全国的管理布局,大大促进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快速推进。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4月公司顺利完成了对宁柏基金的收购工作,实现了对宁柏基金投资的全部新能源发电资产的控制和合并报表,加快了公司资产和业务规模的扩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59%。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89.67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了57.40%。

  本期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完成对宁柏基金的收购后,装机容量增加,发电业务收入和资产规模也相应增加。本期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电站开发-建设-出售业务虽稳步有序推进,但受疫情干扰,未能在报告期内完成出售电站的股权交易全部流程,导致该业务在报告期内没有实现收益,因而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其中风电新增3,763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8,741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

  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风电装机3.65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93亿千瓦。

  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风电、光伏发电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目前我国新型储能项目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2.0%、液流电池储能1.6%、铅酸(炭)电池储能1.7%、其他技术路线%。

  自2021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推动分布式光伏高速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近年来屋顶分布式光伏行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58%以上。自2013年以来,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及占比均持续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2022年风电资产并购交易继续呈现快速发展、规模扩张的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沪深港三地、地方产权交易所、公开渠道共披露80笔风电资产交易,涉及近百个项目公司、资产包或投资平台,交易装机容量达到2,550万千瓦,交易额超过461亿元。2022年交易总额与2021年相近,但交易笔数和装机容量均较2021年大幅上升。

  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3,763万千瓦。截至2022年底,风电累计装机量达3.65亿千瓦,累计装机超过18万台;其中装机5年以上风力发电机组达1.88亿千瓦,占风电总装机量的一半以上。随着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及运行年限的增加,每年约有2,00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期,风电存量市场催生了庞大的后服务市场。

  近年来,风电产业的高速增长使得企业纷纷加速布局风电后服务市场。目前我国参与风电后服务市场的风电运维企业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截至2022年底,经营范围包括风电运维的国内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与东部沿海等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目前我国风电运维企业主要分为三类:风电整机企业、风电运营企业,及第三方运维企业。从业务布局来看,风电运维作为一种后市场服务,除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外,大部分风电整机和风电运营企业,均将其作为一种产业链延伸业务。从业务重点领域来看,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服务是目前上市风电企业(包括整机和运营企业)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但业务规模目前在上市公司整体的业务中普遍占比不高。

  持续稳定的新能源项目开发能力是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灵活多变的新能源项目开发模式,是公司适应“双碳”目标的新形势,应对不同区域的开发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获取新能源项目的有力手段。

  目前公司针对不同的业务,采取不同的项目开发模式。针对风电、集中式光伏、储能电站、抽水蓄能项目,公司主要采用自主开发、产业投资与项目开发一体化推进的两种模式;针对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司主要采用渠道合作开发的模式。

  在目前整市、县推进与大基地项目为主流的市场开发环境下,公司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研究各省市相关政策和区域发展特点,聚焦重点区域进行战略布局。在重点区域,公司以产业投资与项目开发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为主,积极与大型风电、储能电池制造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以产业园区、大型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加速新能源项目开发。

  2022年,公司继续实施与中车集团、金风科技002202)的既定战略合作,分别在黑龙江鸡西、广西柳州继续推进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鸡西和柳州两个产业园区分别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3月实现首台风机机组下线,为当地开发配套风电、储能电站和抽水蓄能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公司在黑龙江地区已经累计取得风电项目核准容量1,400MW,产业投资与项目开发一体化推进的开发模式初见成效。

  新能源发电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公司通过风电、光伏发电、源网荷储智能微电网零碳园区、储能电站、抽水蓄能等多种类型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实现发电业务销售收入。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新能源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926MW,其中:风电并网容量1,853MW、光伏发电并网容量67MW、智能微网发电并网容量6MW。在建及待建项目778MW,其中风电项目630MW、光伏发电项目148MW。

  2022年是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起航的第一年。针对这一业务,公司组建专门的业务团队,并设立专业化的智慧能源全资子公司来负责开展。公司以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重点开发市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专注于工商业领域提供分布式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采用渠道合作开发的模式,迅速在“京津冀”、“鄂豫皖”以及“珠三角地区”等负荷中心区域布局,实现了分布式光伏业务以点带面的快速切入。截至2022年底,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累计并网已达19个,并网容量超过36MW,实现业务收入115万元。目前公司已备案待建项目191MW,资源储备项目容量达400MW,项目覆盖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区域的十多个省份。

  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制定了未来3-5年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发展规划。规划第一步,公司用三年时间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重点开发工商业客户,从配套屋顶光伏为切入点,快速与工商业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计划在3年内完成800MW-1000MW的资源覆盖,与500-700个工商业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规划第二步,在持续开发新用户的同时,结合售电、跨省购电、绿电交易、碳资产交易、分散式储能以及充电桩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拓展和深化业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将初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逐步向更高效、更全面的综合能源管理,再到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过渡,不断优化客户能源管理的解决方案。公司将把节能增效的创新理念及先进技术,通过可靠的方案和设备、设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节能增效方案;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新能源电站的开发-建设-出售业务是基于“滚动开发”的理念,采取“开发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出售一批”的经营模式,在保证发电资产规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出售存量资产,实现资产池的“吐故纳新”,从而持续优化存量资产结构,改善现金流,提升净资产收益率。

  公司每年根据预计开发、建设、和并网的新项目数量,并综合考虑存量和新增项目的收益率、现金流、运营年限等因素,筛选拟出售项目(电站),制定年度项目(电站)出售计划。

  2022年公司年度电站出售计划是:出售宁夏地区2个风电站,合计装机容量200MW。该业务自出售计划制定后即开始稳步有序推进,但受疫情干扰,出售上述2个电站的交易决策流程未能按计划在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导致该业务在报告期内没有实现收益。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根据上述计划,出售其中一个电站(装机容量50MW)的交易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公司二级全资子公司宁夏嘉盈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与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宁夏泽华新能源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并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双方正在办理股权交割事宜。该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增加公司2023年税前利润约7,000万元(本次交易对公司本年度利润产生的影响金额及会计处理以会计师年度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

  新能源发电资产管理业务专注于电站后服务市场,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生产运维、电力交易(售电)、绿电交易、碳资产交易和综合能源管理等多种服务方式。公司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业务范围、全供应链条”的资产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为客户提升新能源发电资产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发电收入。

  在发电侧方面,公司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专业化电力交易托管服务,在全国范围内代理新能源项目参与交易。目前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业务已经拓展至西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多个区域。

  在用户侧方面,公司先后与多家用户企业建立了电力交易代理、碳排放交易战略合作关系;为用户提供低成本、低风险、低碳排的节能用电方案,促进用电客户高质量低能耗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累计代理电量39.4亿千瓦时,促成发电企业与用户企业绿电交易1.655亿千瓦时,售电代理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已达2.57GW,与十几家国内大型央企、国企、知名新能源民营企业、产业基金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报告期内,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服务收入

  7,936.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5.85%;实现净利润1,2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

  公司与合作方共同发起设立基金,整合各方的资源和资金,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发和建设;项目建成并网后,出售给公司。公司通过开发型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增加了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快了公司的规模扩张。

  目前公司与大型央企中车集团、中国电建601669)集团、保利集团等共同组建的两只基金:风能开发产业基金(宁夏)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保新嘉泽(宁夏)新能源开发基金(有限合伙)正在稳步运营。

  该类型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收购新能源电站,并通过长期持有新能源的电站资产,获取电站的运行收入。公司既可以将电站出售给收益型基金,也可以为基金持有的发电资产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产业基金不但为公司电站出售业务拓宽渠道,同时也为公司发电资产管理业务带来增量。

  截至目前,公司与普洛斯共同拟发起设立的“中国风能收益基金”、以及与国电投共同发起设立的“电投嘉泽清能股权投资基金”,均属于收益型产业基金。

  公司发起设立或参与股权投资基金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新能源发电项目开发。在项目开发的重点区域,公司以产业投资与项目开发一体化推进的模式,通过股权基金投资风机主机、储能电池等新能源上下游相关的制造业,促使被投资的制造型企业在重点区域落地产能,从而带动公司在当地的新能源项目开发。

  2022年公司开始与多家投资机构开展合作,筹备设立多只股权投资基金,预计将于2023年陆续完成设立并开始运营。

  目前基金业务的主要盈利模式:一是公司作为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收取基金执行合伙事务报酬和业绩报酬;二是公司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按照持有基金的份额比例享有基金的收益。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执行合伙事务报酬7.86万元。

  此外,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嘉元(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在积极准备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如果未来该公司完成备案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后,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收取私募基金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也将是未来基金业务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

  公司对新能源发电项目,采取了全程控制下的供应商一站式服务的创新模式,即在公司完成项目开发、方案规划、设备选型和电场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基础上,选定并要求合格供应商按照公司管理、监督和控制的标准,完成工程建设、生产运维和质量安全等各环节的具体执行工作。基于此创新模式,公司与合格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积极进取、稳定团结的管理团队,对风力、光伏发电行业,包括行业发展历史、技术特征以及未来走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公司核心管理层的长期稳定合作,使得公司形成了统一的企业文化,促使公司经营规模快速增长。公司还拥有一支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的专业化的员工团队,能够满足公司日常运营的全部需要。

  公司针对不同的业务,采取不同的项目开发模式。针对风电、集中式光伏、储能电站、抽水蓄能项目,公司主要采用自主开发、产业投资与项目开发一体化推进的两种模式;针对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司主要采用渠道合作开发的模式。

  公司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研究各省市相关政策和区域发展特点,聚焦重点区域进行战略布局。在重点区域,公司以产业投资与项目开发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为主,积极与大型风电、储能电池制造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以产业园区、大型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加速新能源项目开发。

  公司的经营模式从单一的新能源发电业务,向新能源发电、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出售、资产管理和基金业务五大业务板块并重的经营模式转变。随着新能源发电业务、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的开发和运营规模不断增长,为公司电站出售业务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发电业务、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站出售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也为资产管理业务带来了持续增量。新能源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新能源电站的开发或运营。公司既可以通过开发基金储备项目资源、扩大资产规模;也可以将新能源电站出售给产业基金,同时为基金持有的电站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基金业务不但为电站出售业务拓宽渠道,同时也为发电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带来增量,在公司五大业务板块中发挥着纽带作用。

  五大业务板块之间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成熟完整的业务形态,构成了公司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新能源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926MW,其中:风电并网容量1,853MW、光伏发电并网容量67MW、智能微网发电并网容量6MW。在建及待建项目778MW,其中风电项目630MW、光伏发电项目148MW。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896,654.27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7.40%;所有者权益572,432.60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68%。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096.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543.9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59%。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目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年发电量1万亿千瓦时以上将成为新常态。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中继火电之后的第二大电源类型,在发电结构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总装机超过12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居世界首位。作为当前全球新能源需求最旺盛、体量最庞大的发展市场,中国新能源产业已经步入快速增长期,未来5-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空间巨大。预计2023-2025年,全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约6,000万-7,000万千瓦。到“十四五”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超5亿千瓦。

  在“双碳”背景下,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力系统也面临着电力电量平衡、系统安全稳定、新能源高效利用等多重挑战。储能以其灵活调节能力,支撑风电、光伏大规模并网,被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

  随着储能鼓励政策不断出台,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逐渐明晰。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了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和技术标准。

  2022年12月,北京市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新型储能主体注册规范指引(试行)》公告,该规范指引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与各省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联合编制,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内新型储能主体的市场注册、信息变更、注销等业务管理工作。这是电力交易机构首次从实施层面统一,明确将新型储能作为独立于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用户的注册类型。这意味着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常态。

  随着政策层面打通了储能商业模式,储能运营商可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通过峰谷价差等方式来扩大盈利空间。未来,将有更多省份对储能的市场地位明晰和政策加持,促进新型储能公平参与电力市场,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将成为常态。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为加快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展,将在全国组织开展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其中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

  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20%。

  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行动,在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上述国家政策的发布标志着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的趋势。

  从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的市场来看,碳排放双控落地,“限电、限产”频发,分布式电站成为企业刚需。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意味着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范围,政策环境加快光伏发电需求提升。面临稳经济、降能耗、控碳排的三重压力,地方政府政策逐渐向建设周期更短、效果更佳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倾斜;同时。各地“能耗双控”政策频出,甚至部分企业停产、限电,分布式光伏电站具备就地消纳能力,白天工作时间与企业用电高峰匹配,能有效减小电网压力,缓解供电紧张。因此越来越多工商业企业通过安装分布式光伏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用电稳定,不受限电制约且符合绿色电力交易趋势的分布式光伏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国有能源企业是目前国内风电资产交易的最重要的参与者。2022年,国有能源企业共卖出9,795MW风电项目,买入6,780MW项目,最为活跃的主体是国电投集团及其附属公司,五大发电集团、三峡、中核、中广核、国投电力600886)等也都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国有能源企业买项目的逻辑在于通过并表新能源项目增加权益装机规模。他们通常在买入之后就长期持有,一般不会再进行资本运作。2022年国有能源企业出让项目主要是源于投资倍增和资产负债率上升的压力,通过出让项目股权、投资平台股权等方式,融入社会资本(包括民营企业、机构投资人和外国投资人等),降低资产负债率。

  民营企业一直是风电资产的主要出让方,但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目的与国有企业略有不同。民营风电整机企业出售资产的主要目的往往是以出售风电场带动整机产品销售,从而提高收益率、改善现金流。民营风电运营企业出售资产的目的更多是资本运作,以出售资产的方式,或带动后市场的运维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或为后期开发更大规模项目做资金储备。很多民营整机企业和运营企业,将风电资产出售作为公司的战略或业务模式;他们将风电场视为产品,从开发、建设、到运营、再到出售,构建成完整的业务链条。不论是从国有企业,还是从民营企业参与资产交易的目的来看,都预示着未来风电资产交易的活跃程度和交易规模都将大幅提升。

  自2022年以来,金融机构与跨界投资人加速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布局,风电资产交易市场开始呈现投资机构多元化的特征。金融机构与跨界投资人通常以财务投资人的身份,通过直接股权投资或私募基金的方式,参与到新能源发电行业中来。

  目前私募产业基金已成为风电资产交易市场活跃的、重要的参与者,为风电资产的退出提供了重要渠道。随着京能和国家电投两只新能源公募Reits基金的成功发行,标志着Reits为新能源资产转让开辟了另一个全新的、持续稳定的退出路径。

  “双碳”目标下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青睐,以及私募基金、公募Reits等金融产品的发展,新能源项目被赋予了更多的资产意义和价值想象空间。这也让新能源发电企业看到了自身从资产持有者向资产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从赚取发电收益向赚取资产管理费和收益分成转变的可能。风电资产逐渐由电力生产属性回归到投资属性,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2022年公开市场风电资产交易首次突破25GW,展望2023年,风电资产交易规模必将进一步提升,交易形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我国风电后服务市场依托于巨量的存量和增量机组,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期,但市场成熟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风电后市场正在经历也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处于“群雄逐鹿”的市场格局。众多企业积极布局风电后市场,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以完善业务体系,实现业务长期增长。当前我国风电后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风电整机企业、风电运营企业与第三方运维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截至2022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3.65亿千瓦,其中2020-2022年的新增并网容量为1.6亿千瓦,占并网5年机组的76.2%,质保期内七成以上为近三年新增装机。迅速新增的运维机组容量,对风电运维人员的数量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需求。

  截至2022年底,并网5年以上机组达1.88亿千瓦,占总并网量的50%。一方面大量机组将面临出质保,由风电运营企业主导的运维量也将逐年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早期机组运行年限的增长,装机15-20年的老旧机组容量也在逐年增加,老旧机组的升级、更新与改造市场需求骤增。

  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将超过5亿千瓦,并网5年以上机组容量将达2.8亿千瓦,占总并网量的50%以上,风电场运维项目将逐年增多。风电以大代小、老旧机组升级改造、以及风电机组回收再制造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未来风电后服务市场的热点。

  随着新能源发电行业的持续快速增长,电力运营的大环境也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在新能源集中式电站开发方面,整市、县推进与大基地项目成为主流模式,开发难度较以往大幅度增加。因此,相对市场化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领域正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资本与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但面对分布式光伏小而散的天然特性,大部分投资企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运营理念和机制;加上集中式的大基地项目中多种能源形式的融合发展,都对新能源电站的运营及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另一方面,进入“十四五”之后,新能源电站的运营环境也不可同日而语。电力市场化交易、绿电交易、碳交易等凸显绿色电力价值的市场化交易接踵而至,电力营销将成为新能源后服务市场中日益重要的环节。

  从电站运维到资产管理、技术改造,从整市、县推进和大基地项目到屋顶分布式光伏,面对广阔的存量和增量空间,新能源电站运营及后服务市场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公司在巩固发展新能源发电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出售、资产管理、基金业务等新业务板块,形成五大业务板块之间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实现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继续推进黑龙江、广西、吉林等地的产业园区和大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当地新能源项目的开发进度。同时在其他区域推广在黑龙江的成功经验,以自主开发为主,结合产业投资与项目开发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不断扩大项目储备资源,为公司快速、稳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三年公司开发、建设、并网的风电和集中式光伏装机容量如下:

  2023年计划开工建设“嘉泽同心县150MW/300MWh储能电站项目”,预计2024年并网运行。此外,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跟踪东北地区抽水蓄能项目开发机会,前期相关工作已经陆续开展。

  2023年,公司将在2022年业务试点的基础上,同步开展项目后评估和项目开发工作,稳健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公司将持续完善项目开发、设备采购、工程建设、并网验收、运行维护、电力交易、电费结算等各个环节的机制、标准和流程,做到机制健全、标准统一、风险可控,为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的全面快速推进奠定基础。

  公司2023年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计划取得备案容量500MW-600MW,计划并网容量300MW-400MW。

  公司根据存量项目结构和新开发、建设项目的进度,筛选出计划出售的项目(电站),制定年度出售计划。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出售电站装机容量如下:

  2023年,公司新能源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以快速扩大新能源电站资产管理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为首要目标。公司控股的新能源资产管理公司计划实现管理新能源电站规模同比增长50%以上,代理售电量同比增长30%以上。

  (1)继续推进与普洛斯共同发起设立“中国风能收益基金”以及与国电投共同发起设立的“电投嘉泽清能股权投资基金”两只收益型产业基金的项目收购相关工作;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引领全面发展的开局之年,是嘉泽把握历史机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民企更要重视党建工作,要常抓不懈抓做好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和培训工作融合在一起,提升每一位员工的站位和综合素质,提高员工团队的建设,保障工作的执行力。

  根据《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2021年我国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平价上网。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电力市场正在加快建设,各省电力交易规则正在逐步出台,发电企业参与电力交易的比例也将逐步提高。随着新能源发电项目参与电力交易程度的加大,未来上网电价水平存在变动风险,可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根据目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公司及下属部分子公司享有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如果未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或法律法规出现变动,公司所享受的全部或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出现调整或取消,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风力大小、太阳能强度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风力、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电网需要根据风力、光伏发电量的大小和电网用电量的变化情况,相应调整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发电机组的发电量,使得电网总发电量与用电量保持平衡。当电网的调峰能力不足,不能完全接受风力、光伏发电向电网输送的电能时,电网会降低风力、光伏发电机组的发电能力,使得部分风力、太阳能资源无法得到利用,产生弃风限电、弃光限电的现象,从而影响发电量。

  此外,当项目所在地用电需求较少,且不能通过电量外送等方式完全消纳时,电网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营,会通过降低各发电机组的发电能力,保障电网发电量与用电量的一致性,使得部分风力、太阳能资源无法得到利用,产生弃风限电、弃光限电的现象,从而影响发电量。

  根据借款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约定,借款利率随着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如果未来基准利率大幅上升,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优质风能、太阳能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有限,同时发电和上网能力也受到本地消纳能力以及当地电网输送容量制约,针对风能、太阳能资源优越,当地消纳能力充分,电力输送容量充足的优质风电或太阳能发电项目,公司面临同行业公司的竞争。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深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若未来风光资源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获得项目资源的难度可能将进一步加大,进而影响公司项目开发与业务拓展。

  风力、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都需不同政府部门的审批和许可。在项目开发初期,首先要获得发改委对前期开发工作的许可,同时上报拟开发项目所在地政府进行预核准,对开发范围及开发周期进行初步审查。之后,需要获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征用、地质灾害等相关事项的行政许可。此外,还需要获取许可接入电网的批复性文件后才能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如果未来发电项目的审批标准更加严格,或审批及核准所需时间延长,公司未来可能因为申请程序的拖延而导致失去项目开发的最佳时机,或者因为建设期延长而对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公司的营业成本主要为电场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其中,发电设备的采购成本占电场全部投资的比重最大,占比60%以上,故发电设备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营业成本。目前来看,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组件的价格经过逐步下滑后基本保持稳定,如未来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组件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则公司新建项目的投资成本将增加,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的风力和光伏发电行业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依赖度较高,人才壁垒也是进入该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该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较晚、相关教育和培训投入有限,专业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出现严重的短缺局面,然而风力和光伏发电行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各公司对于优秀人才的竞争逐渐激烈,对具备长期工作经验的管理型人才需求增大。若未来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发生较大变动或专业人才大规模流失,将对公司未来的运营管理和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的风力、光伏发电行业对天气条件存在比较大的依赖,任何不可预见的天气变化及自然灾害都可能对公司的电力生产、收入及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已有2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4.43亿股,占流通A股60.28%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80元。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2746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1.13%,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