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

韶山7型电力机车中国创造”的实践者

同车公司和谐2型系列电力机车整装待发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一定要造出咱中国人自己的机车”

“中国创造”的实践者

让我们把时光再推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建厂已三十多年的大同机车厂为祖国生产了5571台大马力干线蒸汽机车,配置在12个铁局的116个机务段,承担了当时全国铁货运量70%左右的运输任务,成为世界上制造数量最多的蒸汽机车制造厂,被誉为“中国蒸汽机车的故乡”。

1959年12月26日,大同机车厂生产的第一台和平型蒸汽机车试制成功。从此,新中国的机车装备制造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新机车下线的那一天,嘹亮的汽笛声响彻长空,在场的同车人相拥而泣,这是幸福的泪水,是欢腾的泪水,中国人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机车!

——访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劳模、标兵们

是什么让它拥有如此的魅力?记者找到同车公司的企业高管,试图得到答案。但他们说,更希望记者多采访一下企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标兵。“因为他们是同车公司的脊梁,没有他们的默默无闻、,就不会有企业的今天。”他们介绍说,“当你真正融入一线员工中,就能感受到我们同车人的善良、真诚、勤奋、实干,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同车公司特有的‘前进’(历史产品机车型号),而这些都是鼓舞我们永远前进的驱动力。”

据他介绍,新中国刚成立时,铁系统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烂摊子,自己根本不具备成规模制造机车车辆的能力。当时全国可统计的4069台机车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型号更多达198种,各种零件既匮乏也互不相通。也因此,中国被称为“万国机车博物馆”。

“那个时候,我们就是讲奉献,祖国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哪里最艰苦我们就选哪里,就是希望能在新中国的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秦明山说。当时他刚刚从大连机车制造学校毕业,分配到山西大同,参加同车公司前身大同机车厂的建设。秦老回忆,当时坐着火车来大同,也不知道是哪国进口的老旧蒸汽机车和铁皮车厢拉着他们西行,最快的时速也就是30多公里,火车走走停停了好几天,遭的那份罪让他至今难忘。

年后的山西大同,凛冽的寒风,零下十几度的干冷天气,让记者这个在南方生活的人感到有点不适。然而,在大同市的西南方,一家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总组装车间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越是在困难面前,越是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用自强诚信、创新前进的企业,展现着一代代同车人的风采,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更书写着“中国创造”的品牌骄傲

秦明山

“但我们的心情又是无比激动的,能够参与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机车制造厂的兴建,这份殊荣是我一辈子的骄傲。”

今年79岁高龄的秦明山,从建厂初期就来到这里,算得上是第一代同车人,对企业更有着特别的情感。

在随后的四天采访中,记者参观了同车公司落成不久的“厂史馆”,拜访了退休员工代表,更走入技术管理部门,下到生产一线班组,在岗位上采访了多位同车公司的员工。他们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随着采访的深入,同车公司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渐渐清晰,而这个企业的“前进”也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记者。

选题策划/张晓莉文/本刊记者伍小保沈龙言摄影/张晓滨

刚刚过去的2014年,正值同车公司建企60周年。这个由新中国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铁机车制造企业,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直至现在的“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的全部种类车型生产。从1954年建厂至今,同车公司已累计向国铁提供了将近1万台大马力干线机车,这份殊荣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铁装备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生产线的延伸,越靠后,“钢铁金刚”的完工程度越高,直到最后让记者认出了它。来到这里,记者才知道,万里铁道线上奔驰的“和谐型”电力机车竟然是这样制造出来的。而在众多组装的机车中,一台天蓝色的电力机车与众不同又格外引人注目,再过一段时间等它完工后就将远赴欧洲市场。

这就是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同车公司),我国重要的电力机车研发生产制造之一。

1954年8月16日,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拉开帷幕之时,《》在头版刊载了大同机车厂破土动工的消息,向正式宣告新中国加快铁装备工业建设的决心。随后,在古城大同的七峰山下、十里河畔,创业者们挤在残垣断壁的古庙里,在老乡腾出的土炕上,从事繁忙的设计工作;转业而来的战士们,散去身上的硝烟,在他们曾经流血的地方开始了崭新的建设工作;从其它铁工厂调来的能工巧匠们,怀着为建设新厂贡献聪明才智的愿望,不舍昼夜地忘我劳动。

记者拜访了曾经负责多本铁行业志书编撰工作的同车公司退休员工秦明山,了他主编的《同车老年》。言谈中,仿佛时光倒流,一幅幅刻满岁月痕迹的画面,让记者回到了那个似火的年代。

在这个地处塞外古都的企业里,有着六千人的在职员工。如果再加上退休人员和员工家属,差不多有四万人居住在它附近的社区里,企业墙里墙外可谓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社会。这里很多员工的家庭都是三代工作和生活于此,直到现在,仍有很多员工子女在外读完大学,依然首选回到这里自己的职业生涯。与此同时,这家企业每年都吸引全国各地高校近百名的莘莘学子,放弃一线城市来到这里求职,选择在黄土高原上安家落户。

总共三排,每排两百多米长的生产流水线上,一台台蓝白相间的“钢铁金刚”被一字排开,旁边分类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工具材料,脚下的水磨石地板则纤尘不染。环顾四周,佩戴安全帽、着装整洁的工人师傅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他们分工协作,将一个个零部件稳稳地吊装到“钢铁金刚”中,再仔细安装调试。每一个作业岗位的旁边,都醒目地竖立着规范化作业程序标准板,整个现场有条不紊,让人感到协调和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