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石油

浙江苏州走出国内绿色土壤修复新路径 5宗地块成功“解毒”

   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眼前一大片黄杨灌木丛却绿意盎然。乍一看,这里和苏州普通的市民公园没有差别。谁也不会想到,它曾是被尘封近10年的“毒地”——苏州溶剂厂原址北区。12月中旬,一河之隔的溶剂厂原址南区地块土壤修复治理工程进入验收阶段,这是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给污染地块“解毒”的最新成果。  早年环保要求不高,苏州溶剂厂在生产过程中致使该地块“中毒太深”。2011年,苏州市储备土地污染土壤治理工作提上日程。作为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苏州溶剂厂原址北区地块成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原位电阻加热热脱附”治理技术,以严格的居住用地标准作为修复治理目标进行“解毒”。2018年,该地块顺利完成效果评估,走出了国内绿色可持续修复的新路径。与北区一河之隔的溶剂厂原址地块南区,采用同样技术进行修复治理。该地块需修复面积达2.7万平方米,深18米。站在北区隔河相望,一字排开的数千台设备还在有序工作。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解毒”过程正是通过电力设备向地下输入热能,加热土壤及地下水,提高目标污染物的蒸汽压及溶解度,促进污染物挥发或溶解,再通过抽提系统将目标污染物抽提到地面,最后通过废水废气处置系统进行安全无害化的处置,实现达标排放。  据悉,该技术具有对土壤环境破坏小、污染去除彻底、二次污染小等优点。“为了破解疑虑,我们多次组织周边小区居民代表参观现场,得到了居民认可。”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储备土地管理处负责人李良说。土壤修复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的难题,而在苏州,溶剂厂项目却不是个例。自2011年以来,苏州市已先后对已收储的10余宗涉及化工、电镀、印染、石油加工项目的污染地块进行了土壤调查和风险评估,并着手开展污染土壤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5宗地块的治理,其中3宗地块进行了再开发利用,收到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全国范围而言,苏州的土壤修复治理工作起步早,早在2007年我们就和德国企业有合作,之后的调查、修复都参照欧盟标准,治理效果非常好,各地都来参观学习,在全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杨积德说。下一步苏州市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治理防治法》和省市“土十条”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已收储地块的土壤污染治理进度,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一张“科技+绿色”的鲜亮名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