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风能

他把风电螺丝钉做到全球市占率最高国产化替代前途无量

他把风电螺丝钉做到全球市占率最高国产化替代前途无量

  它每颗身高从 0.05~6 米不等,重约 0.1~15 千克。以特种合金棒材为原材料,经过热处理、锻造、机加工、表面处理、无损检测、理化分析、功能测试等近 30 道工序锤炼,可以做到 20 年不断裂、不生锈。

  如果将这颗 螺丝钉 与它所服务的主体做对比,它又显得太小了——它用于连接风力发电机的各个重要部件,一台数百吨重、一百多米高的风力发电机,需要用到近 2 万颗的 螺丝钉 ,以保障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安全运行 20 年。

  正是这样一颗冷门又不起眼的 螺丝钉 ——风电叶片专用 预埋螺套 ,让一家人数不到 50 人、厂地只有 300 平米的 作坊式企业 ,成长为一家产值过十亿元、并在细分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的中大型企业。

  2012 年,36 岁的张友君带着百万元的资金,从上海返回家乡湖南常德创业,成立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飞沃 ),仅靠生产风电叶片专用 预埋螺套 ,就用 7 年时间,做到了全球该产品细分市场 70% 的市占率。相当于,全球每生产 4 台风机中,就有 3 台用到了飞沃的产品。其客户范围也涵盖了全球最大的风机叶片制造商艾尔姆(LM ) 、迪皮埃(TPI)等国际企业,以及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中复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

  src=此外,其叶片螺栓、主机螺栓、塔筒螺栓、地锚螺栓组件等风电全系列紧固件,同样占据全球市场重要份额,客户覆盖了通用电气、西门子、金风、远景、明阳、上海电气等全球风电巨头。

  2023 年 2 月 7 日,快到采访约定的时间,张友君准点出现。他身材不算高大,但极为干练,三两步就走到了记者面前。他思维敏捷,善于从提问者的话头中迅速捕捉重点。

  螺丝钉,学名紧固件。它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被誉为 工业大米 。高强度紧固件,则往往应用于船舶、风电、航空航天、石油、电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专业场景,产品必须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特殊要求。

  src=以风电领域而言,一台风力发电机的造价动辄千万元以上,需要 365 天 × 24 小时不停,并且连续工作 20 年。一台大型风力发电机需要用到近 2 万颗紧固件,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零件出现质量问题,轻则停机、重则造成倒塔事故,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这也就对紧固件材料的强度、防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涵盖了材料科学、金属塑性成型、机械加工工艺、表面防腐处理、无损检测、机构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制造以及生产管理环节又涉及自动化与信息化。 张友君表示,这颗看似简单的螺丝钉,但是要做好、做精、做透却非常不容易,因此这些年,他们一直专注钻研核心技术。

  在张友君看来, 为中国做好一颗螺丝钉 是中国工业内在的发展需求。根据安信证券的研报,我国目前已成为紧固件第一生产大国,但产品结构以中低端为主,高端紧固件存在较强的进口依赖。

  以我国紧固件进出口情况为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22 年前 9 个月,我国紧固件行业进口金额为 153.11 亿元人民币,进口量为 20.51 万吨,进口紧固件产品均价 7.47 万元 / 吨。出口金额则为 561 亿元,出口量 303.53 万吨,出口产品均价 1.85 万元 / 吨,出口价格远低于进口。

  2012 年 5 月,张友君回到家乡创业。当时,制造业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但综合考量各项成本之后,张友君意识到,制造业内移也将是一个趋势,于是,他选择走了 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因为资金紧张,他将企业落户在桃源县马鬃岭镇,一个距离市区 40 公里的小山村。

  飞沃最初的工厂厂房,是一个只有两三百平的低矮小厂房。湖南的梅雨季节,天气炎热、潮湿,员工宿舍的被子几乎能拧出水来。最艰难的是,当时没有吊车和起重机机械,需要人工将一根根重达 400 斤的钢棒,从堆场抬到锯床上。4 人一组,每天一根接一根,无论酷暑寒冬。几乎每个工人的肩膀,都会经历磨掉皮、红肿,再结一层厚厚的茧。

  尽管如此,张友君内心早早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做了定位。他在厂房的墙面上写了一行字: 打造全球最大风电叶片预埋螺套生产基地 ——口号和工厂的现实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他很坚定, 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2400 万元,4800 万元,7500 万元……创业以来,飞沃每年的销售额几乎成倍增长,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的数据,飞沃的风电叶片预埋螺套从 2017 年至 2019 年,在单品市场的国内占有率从 76.3% 上升至 81.6%,全球占有率从 43.5% 上升至 70.8%。

  作为一家小微制造业企业,想要在一个细分领域蹚出一条大道,并不容易。从飞沃的发展历程来看,早年市场的国际化,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张友君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村家庭,高考落榜后摆过地摊、卖过菜,做过摩的司机、当过厨师。他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主要得益于 2000 年至 2007 年间在多家外企从事销售和采购管理岗的工作经历。

  在对接国内供应商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简单零部件,国内供应商都生产得非常粗糙,难以与美日韩相比。2007 年,张友君决定创业,自己打造一家品质为先的国际一流机械制造企业,并命名为 Finework,中文翻译为 工艺品 精品 。于是,飞沃的前身 泛沃 成立。

  创业之初,泛沃公司任何工业领域的机械零配件订单都会接。当时公司内有一句口号:只有客户设计不出来的东西,没有公司加工不出来的东西。直到 2011 年,张友君了解到一家国际企业,需要一种名为风电叶片预埋螺套的产品,他主动向该企业发了一封英文邮件,推荐公司的产品。

  很快,张友君收到了回信,随着双方合作的顺利展开,张友君也就在常德建立了如今的飞沃。这家客户,正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商艾尔姆,时至今日,也一直是飞沃产品重要的采购商。随着风电叶片专用的 预埋螺套 工艺从 2015 年起逐渐成为主流,飞沃的订单量,也从艾尔姆最初每月所需的 2000 只,涨至 2020 年最高峰时期一个月 60 万只。

  之后的数年时间,张友君持续拓展全球风电叶片和风电整机装备客户。他先后高薪聘请了多位外国高管作为公司的销售总监,让他们拿着高于自己近十倍的工资开拓全球客户。同时,瞄准了全球排名前十的风电装备客户,并一一 磕 了下来。这些国际客户,至今依然是飞沃科技重要的利润来源。

  除了较高的毛利,还极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他说,今天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让出口面临挑战,他正带着团队 制造出海 ,就像十年前制造业内移、回乡创业一样。

  张友君非常认同一句话:开放性和全球化是隐形冠军企业的本质特征。作为企业家,要像候鸟一样,随着全球经济气候的变化迁徙,这个迁徙的能力我们就称为国际化的能力。 他认为,企业家需要不断地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然后及时做出调整, 如果始终固守在原来的思维和业务模式,一定会非常快地死掉。

  彼时,整个风电行业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受风电抢装潮褪去、风电补贴政策退坡以及疫情等叠加因素影响,风电行业紧固件市场快速收缩。另一方面,原材料正在涨价,客户也开始降价。三重压力之下,让原本低毛利的制造业企业成本被极限压缩。

  张友君通过引入丹纳赫(DBS)这套精益的管理方法,通过单件流、拉动式生产、VAVE、精益采购等精益工具,提高周转,降低成本;进行组织变革,将金字塔型的组织,变革成为矩阵式组织,划小经营单元,激发了组织活力;同时通过持续推动制造过程自动化与信息化,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多项向内变革的刀刃下,在 2021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 11.2 亿元,较 2020 年 11.9 亿元仅有小幅下滑。而 2022 年则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双增长。

  张友君认为,当企业完成工艺技术从 0 到 1 的突破后,最核心的就是从 1 到 N 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而现代制造业的竞争,到最后都是制造力的竞争。

  2015 年开始,飞沃公司开始运用工业机器人进行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在制造核心工序全面推行自动化生产,打造 智能制造 工厂,让产品质量更稳定、成本更低。 通过精益生产 + 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制造力,让客户从质量、成本、交付三个维度,得到最好的体验,是企业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核心的方向是,把质量做到满足客户要求、把成本做到极致,同时能够实现快速的交付。他认为,不断沿此去做内部的管理改善,最终形成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才是持久的。

  制造业当前正回归舞台中心,未来十余年间,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伴随汽车工业、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紧固件企业只有依靠质的提升、量的增长来获取利润,并且高强度、高端紧固件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

  张友君也一直在思考未来市场,在 2018 年预埋螺套这项单品市场即将到达高峰期时,他在前两年布局风电全系列的紧固件;2019 年,在公司风电全系列的紧固件做到重要份额的前两年,他开始布局航空航天和石油装备领域的高端紧固件业务。

  当前,航空航天等高端紧固件行业存在显著的规模、资质与技术壁垒。比如,2012~2018 年,国内航空航天紧固件进口规模占比均超过 50%。这意味着,国内航空航天紧固件行业的市场份额一直被进口产品所占据, 大而不强 的格局亟待升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