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核电

直播

直播

  根据论坛议程安排,明天(18日)上午8:30-11:30将进行“地热核心技术”和“地热装备与案例”的分论坛。

  尊敬的各位院士、专家:大家下午好!我从四个方面汇报一下胜利油田在地热和余热开发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胜利油田横跨了6省8地市,矿权的登记面积达到了6万平方公里,应该说既是产能大户也是耗能大户。另外,我们地热的储量非常丰富,达到了6883亿,折合标煤是235亿吨,利用的生产余热资源达到了1244万,折合标煤是42万吨。

  清洁能源利用前景非常广阔。2013年以来,胜利油田地热余热开发利用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制定了以一年高点起步,两年建成效,三年上规模,四年成创业,五年创品牌的发展思路,采用了BOO、BOT等模式进行融资,达到了3.5亿元,共推进项目30余个,其中目前已经投产运营的22个,再建的4个,完成项目可研4个。项目已经初具规模。

  地热供热具有安全高效环保可再生的特点,我们共有5个深井地热供暖项目,供暖面积达到了76.18万平方米。一个比较典型的项目是采油厂有个红祥小区的地热供暖情况,这个地区地热比较丰富,地温区度是100米达到3.5度,地热主要的热储藏在管道组,出水量在80到120方每小时。2014年,我们采用了深井地热为这个新建小区17万平方米进行供暖。

  同时,油田也理顺体制和机制,我们编制出台了管理运行办法,规范了评价考核机制,明确了各级的主体,保障了地热预热开发利用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第四个方面开展了资源的调查,近几年我们油田组织了两次资源普查,初步落实了地热余热的资源和潜力,因为这个是基础,首先是地热资源,我们主要呈现三个特点,第一个是碳明储量比较大,达到了6887亿,相当于去年全国总用能的十分之一,第二个就是分布面积非常广,就是我们自身来讲,达到了3483万平方米,这个是我们自己登记的矿权面积。再一个就是资源平位高,每个小时是80到130方,温度是50度到95度。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污水余热这个资源进行普查,现在我们油田有污水处理站,就是我们生产过程当中的一个处理站,总共是全油田的81组,每天循环的污水量达到了82万方,这个地方有一个流程图,我们的这个生产是循环的,抽出来把油分离出来以后,把污水再注进去,这个过程你取不取热都要进行,你用不用热也一样,以为是把油采出来,所以说这个水温大概是40度到60度。我们初步测算如果按照可以提取10度的温差,那我们每年可利用的余热资源,实际上就是废热了,折合焦煤是42万吨,这个热完全可以来进行利用。

  第三个我们开展了一个需求的分析,现在我们胜利油田每年总的用能量是500万吨标准煤,刚才说了产能大户同样是一个耗能大户,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煤矿了,初步测算我们可以替代的也就是可以新能源替换的是32%。

  这个项目在实施之前是燃煤的,每年运行成本达到了625.6万元。经改造用了地热后,下降到366.5万每年。单位供暖成本也由45.2元下降到25.4元,成果非常显著,这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年油田纯收益光这一个项目达到了286.1万元,成本的节约率在43.8%,同样也带来了很好的社会和环保效应。减排方面二氧化碳达到了7976吨,二氧化硫54.5吨,氮氧化物18.2吨。

  这个项目也有两项是创新成果:首先,解决了地热水含硫化氢气体的问题,其次,浅层地源热泵项目,实施了8个,已投产运营7个。

  第三类污水余热利用项目实施了17个,油田在产油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的余热资源油量很大,名义上叫做油田,实际上却变成了水田。胜利采一吨油大概需要90多吨水,油有2%到3%,非常少。因此,地热能在替代石化能源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胜利油田高度重视地热余热开发利用,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安排项目的建设,有力推动了这个产业的发展。我们建立了组织机构,2013年3月油田成立了领导小组,2013年11月成立了地热余热开发项目部,这是一个正处级单位。

  第四个就是创新集成技术,技术设备工艺集成应用形成了热泵换热及工艺优化配套低成本的应用技术,总共是14项,每年节约运行费用达到了930万。另外,探索高效运行模式,在低油价形式下我们胜利油田积极探索项目运行的新模式新方法,提高项目的竞争力,高效推动地热余热的产业发展。

  第七个油田做实CCER的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采油污水项目的碳资产储备,下一步计划还有6个污水余热项目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八个就是培育产业联盟,近年来我们油田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等优势,打造新能源的开发航母,这里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地质研究方面,我们有1000多人的地质科研人员,专门研究这个地质的情况,有很多都是教授院士,另外还有一批是专门搞钻井的一个叫做钻井工程研究院,这个也是有很多高级科研人员。关键有很强大的施量,有好几个大的钻井公司,一个接近3万人,另外一个我们有200余台钻机,其中我们已经目前成功钻探的最深的井根据我了解大概是已经超过8000吨,现在还有12000米的钻机,所以说在座的今天各位同仁如果有需要的话胜利的施工队伍完全可以去给你们干活。

  第四方面,油田开展了资源的调查,近几年胜利油田组织了两次资源普查,初步落实了地热余热的资源和潜力。

  第一,首先是地热资源,我们主要呈现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探明储量比较大,达到了6887亿,相当于去年全国总用能的十分之一。其次,分布面积非常广,就是胜利自身来讲,达到了3483万平方米,这个是胜利登记的矿权面积。再次,资源平位高,每个小时是80到130方,温度是50度到95度。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污水余热这个资源进行普查,现在我们油田有污水处理站,就是我们生产过程当中的一个处理站,总共是全油田的81组,每天循环的污水量达到了82万方,这个地方有一个流程图,生产是循环的,抽出来把油分离出来以后,把污水再注进去,这个过程你取不取热都要进行,用不用热也一样,以为是把油采出来,所以说这个水温大概是40度到60度。初步测算如果按照可以提取10度的温差,那我们每年可利用的余热资源,实际上就是废热了,折合焦煤是42万吨,这个热完全可以来进行利用。

  第三个我们开展了一个需求的分析,现在胜利油田每年总的用能量是500万吨标准煤,刚才说了产能大户同样是一个耗能大户,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煤矿了,初步测算我们可以替代的也就是可以新能源替换的是32%。

  第二,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的认可,院士、专家都到了我们油田给予指导,非常关心胜利在这方面的开发和利用。

  第三,就是助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我们初步测算胜利这30个项目实施之后,年检二氧化碳排放是9.33万吨,相当于种植了84万棵树。

  四、简单说一下十三五的规划。十三五期间我们规划地热余热项目87个,其中余热是56个,地热是10个,实现民用地热余热供热智能,工业油气系统整个的新能源利用率我们达到了60%,应该说非常可观的。

  下一步,胜利要建设绿色油田,同样也有建议。建议进一步理顺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权利关系,解决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科学谋划地热余热的开发,高效推进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牵头,没有方方面面的统一布局这个事很少但是也很难干,建议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在低油价下对油气企业地热余热的一些新能源的扶持政策,实实在在讲,油价下来了对我们地热和余热的利用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大家用油用气感觉很方便,所以说他不用这个,我们跟他比较优势不太大了,在低油价下希望国家和政府给予一些政策的支持。

  另外一个就是局部的小型建设的这种模式,尤其京津冀地区是一个瓶颈,那怎么解决,针对这些应该说咱们浅层低温能包括咱们的深部地热,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因为现在可能有一系列的各种问题。希望大家的不管是厂家,还是咱们的施工单位,能够在未来的这些方向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和突破。

  第三个就是因地制宜综合能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地热这种浅层低温能再加上再生水等等,还有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像我们现在城市副中心也有余热,那把他们综合的结合起来,那有效的发挥各种能源配比的优势,让他更经济更合理,这样的话应该是我们未来总体能源发展的一个相结合的一个模式吧。

  这些也有具体的案例,像天津工业大学这个就是有地源热泵还有太阳能还有燃气锅炉调风,这个既有地下水的热泵也有地埋管的,也有燃气锅炉调风。

  第四个方面就是完善服务和管理。也是希望咱们在座的大家一起可以给政府部门提供更好的一些意见建议,怎么样能够适应这些发展。比如说只取热我不取水,百分之百可以实现回灌怎么设置这种矿权,是不是可以给一些优惠的政策。另外一个就是干热型的地热资源,干热岩150度以上。

  另外一个就是政策引导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要制定好规划,另一方面就是确确实实政策的补贴,资金要及时到位,还有引导社会投资的多种模式,现在大家听到最多的就是PPP,就是政府如何引导,社会资金如何进入,怎么样让他跟咱们的相关优势技术很好的结合起来,为节能减排,为解决当前的这种雾霾的大气污染环境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

  还有污水源的拓展,城市污水利用是新方向。在北京的做了调查评价,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再生水,很成功。由此,复制到了上海世博会。另外一个考虑到城市建设,北京寸土寸金,没有很多地方解决地埋管,我们有力的突破,我们也有相关的专利技术。比如在当代万博城这个项目,第一个亮点是解决了土壤换热气穿底板的问题,这个也是在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第一个就是技术革新要驱动未来发展,一就是想大型项目的应用模式可能会不再会是一种单一的模式,去年给北京做了一个地热浅层低温能再生能的综合规划,提出了在各个地方可以把这相关的热能都能够结合起来,像油田可以把其他方面的余热都可以把他综合起来来考虑,这样的话可能能够解决有些地方。比如说占地不足,单用浅层低温能不能解决的问题,那通过这种优化可以把各种能源组合起来,那这种复合系统应该是未来大型的建筑小区或者是开发区或者是其他多功能区的这种发展的方向。

  以北京市城市副中心为例,这个是现在在做的,给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大概现在一期100多万平米,主要是以咱们浅层低温能热泵技术为主,深层地热为辅再加上其他的能源调风来解决清洁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问题,这个要争取在整个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就整个通州区,那要力争整体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比例达到了15%以上,力争20%以上。

  第六,在浅层低温能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当然了对于这个地埋管,岩土体的换热,埋管的方式,换热的能力,低温厂的变化以及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等等这些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这个是我们获奖的情况。

  第七,主持或者是参与规范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规范的标准就是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范,部里面的行业标准,浅层标准穿插规划。2015年,中心起草了两个北京的地方标准,一个是北京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规范,还有一个是再生水的规范,主持起草了省级浅层低温能评价的要求。行业的规划就是刚才讲到的北京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另外一个北京市潜能低温能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还有再生水热能的规划。另外一个就是政策的制定,中心参与起草了2013年12月底北京市六个委办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北京市进一步促进地热能开发和热泵系统的实施意见,这个政策的力度非常大。

  比如,北京软件园,很多人担心就是说大型的这些项目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地质环境的不可逆的变化,那我们这个项目运行了十多年了,在这个里面做了全面的监测,这个监测数据都有,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地下温度厂不可逆的变化,也没有对地下水造成一些恶劣的影响,成为浅层低温利用的一个范例,很多暖通的专家都对这个项目给予很高的评价,也获得国家能源局的科技进步奖。

  下面我介绍一下浅层低温能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就是科学的研究紧跟行业发展的需要,这个在中心的主持下,从2006年到现在,主要做了31个项目,第一个就是创新提出了浅层低温能适集区的划分,全国现在搞浅层低温能适集区的划分,基本的原则和当时评价的体系是当时在北京率先做完了。形成的这么一个经验,所以说在开始的时候叫做北京经验,就是利用了这么一个情况。

  第四,创新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和研究体系的建立。对于不动的间距包括不同的地层温度,包括地质环境、地下水、低温厂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都有了一些监测的基础的标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全国现在搞的这个已经在推广这个技术了。、

  第五,实验室建设提高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的水平。我们在北京平谷建立了一个实验平台,这个也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的野外观测基地,另一个就是在张家湾现在通州的副中心,在这里面也建了一个地面沉降观测基地地下水的观测基地,结合浅层低温能的实践,在这里面建立了一个系统,热泵技术的应用能够和地下水变化的情况,以及地面沉降变化的情况,如果两者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也是全国第一个把这三种方式结合到一起的这么一个实验站。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领导还有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下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地热中心成立以来在浅层低温能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做的一些事。有些不一定是很成熟的,但是一些探索,有些是阶段性的成果,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下。

  地热能的使用,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分支,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6年,地热能开发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并提出要加快推进发展。其中,浅层低温能资源属于地热资源的一种。地热,什么叫做地热?是25度以上。所以,咱们现在开发的这个主要是25度以下,因此,界定浅层低温能的这个名词,就是这个原因。

  北京市十三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也提出,新建区域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当中优先采用地热和热泵系统,下面,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讲。第一,浅层低温能开发利用的现状,因为前面的几位专家都讲了,我就不详细的讲了。

  我单独说一下北京市。北京市在去年年底是达到了5000万,包括地热和热泵,还有预热的热泵米。2020年,规划达到7000万平米,其中地热供暖面积增加300万平米。北京现在地热是200万,跟天津跟河北比是比较少的,但是因为有方方面面的原因。将来,浅层低温能的利用面积到2020年要再增加1000万平米,再生水和预热热泵面积增加700万平米。

  还有一个腐蚀结构的问题,研究了几十年,现在经济的方法到底是什么,高温的钻探,钻完井技术,测井技术的问题,新兴中低温发电技术,我们和风能的偶合发电的技术等等,中低温发电技术,干热岩热储的表征,我们如何形工储藏,以及我们如何监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第八个方面就是地热多耦合的发热技术,我们需要太阳能,耦合起来的和很多地区能够取其之长,补充我们的短处来进一步的把这个东西规模做大。

  油田地热如何高效的利用,这里面埋藏比较深,很多都没有在城镇地区,那这些水如何很好的用起来,一方面在区域的时候也要用这个东西,我们把能量取出来也要更好的用,这个也是我们要研究的技术。地热资源储量是巨大的,我们技术瓶颈还是明显的,我们的勘察精度依然不够,我希望大家继续把这个往前推进,谢谢大家。

  目前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勘察手段不明确,这个方法的组合到底如何来繁衍出我们热的信号比较大,开发技术上我们现在几乎是零,储存建造一系列的我们还没有做,基于这么一个问题,我们今后加强勘察和技术研发,使地热资源规模化利用的一个保障,就是说我们勘察依然精度比较低,我给了一个数,这个数是估算的数,一共是4400万,这个是估算的数,明显的精度不够,我们勘察程度依然比较低,从技术上我们在浅层低温能的研究上,开发技术的优化上,我们在地热开采过程当中的环境监测评估以修复技术上,热储的回灌技术,华北平原整个中国我给的这个数据水热性可采资源量,如果不回灌只有1.17亿吨标准煤,如果回灌可以达到我刚才提到的那个18.86亿吨标准煤,适时回灌,那回灌技术到底怎么样,特别是砂岩,我们新星公司做的非常好,那这个里面就是砂岩回灌到底怎么做,工艺的问题还是灌溉其他的问题。

  第四个方面是干热岩,干热岩的资源大家反对的声音是比较大的,我对干热岩的资源理解就是属于一种战略性的解体能源,技术瓶颈非常明显,现在要是考虑经济的角度干热岩事情不能干,如果未来他的潜力巨大,我们不研究他的技术他永远解决不了这个瓶颈,我们成本会越来越低,很可能会达到商业开发,我们要追踪国际技术,研究干热岩是一种战略性质解体能源,储量巨大。干热岩资源的储量大概是900多万亿吨的储量,目前研究的四种类型,一个是东南沿海和胶东半岛这个,但是从现在钻探的结果来看,放射性产热提供的量远远不能支撑他达到150度以上温度这么一个数据,如果深度没有其他热源的线度。另外一个就是沉积盆地型的,中心花岗岩的存在,那这个里面现在就达到的比较好的地区就是青海的共和盆地(音译),3000米的地区达到了200的温度,另外就是我们的腾冲,类似腾冲这种地区,下面有这个岩浆的存在,没有冷却到。

  第四个类型就是我们这个类型,下一步有一个溶体的存在,这种溶体构造活动下侵入到浅部,支持到了羊八井这些地区,这个是比较有前景的四种类型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划分了主要的潜力区,但是这个是粗粗划了,划这个的时候划了400万,分析了中国的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包括王老师做的大地热流的基础上划分的这几个远远精度不够,数据量比较小。

  南方供暖在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一直往下走到浙江江苏这一带地区,利用浅层低温解决冬季供暖是可以满足的,大概可以达到50%左右的量。那浅层低温主要的问题地面地下设计依然不优化,现在进门的门槛比较低,设计上不科学,存在一些不节能效果比较差的一些现象,这个里面只要把这个技术规范化的推进,那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

  第三个方面因地制宜综合利水热型含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显著,水热型资源就在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胶东辽东半岛以及华北平原等这些地区,西南地区高温地热发电潜力是712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这里我现在没有打井的情况估算的量,这个量和我进行勘探以后这个量比他要低大概是4倍左右,就是说很有可能这个先例应该在3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东南沿海和华北地区水热型资源这里面主体目前用的主要是种植养殖,辽阳、华北地区以供暖为主。这些沉积盆地的资源量非常大,我们计算是12500亿吨标准煤的储量,这个沉积盆地占了多少,占了12300,达到97%的一个数据,沉积盆地里面利用潜力是最大的。水热型地热资源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开采的是流体,今天上午还在讨论这个东西,如果我们不取流体只取热的情况下利用量会非常大的增加,那回灌是一个技术瓶颈,结构的问题,我们勘探精准度的问题等等一系列的这些技术问题制约了我们规模化的利用。

  我国地热利用的现状份额非常低,比例非常低,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潜力很大的,但是我们利用不上去,为什么,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要充分利用浅层低温资源为建筑物供暖制冷,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是缓解雾霾和南方供暖的主要途径。浅层低温冷资源和我们干热岩的资源是截然不同的一种资源类型,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热交换的一个过程。

  我们评价的结果体现着我国中东部地区143个地级以上的城市,长江中下游我画的这些颜色比较重的这几个地区,不算这个绿色的地区,这个里面是最适应地源热泵技术做建筑物的供暖制冷。大家看看,我是石家庄来的,石家庄是橙色预警雾霾非常严重,在供暖季节的时候去年最高的时候超过490,所以说这里面散煤燃烧的量比较大,我们用浅层低温能否取代,去年2015年供暖季节河北省散煤燃烧量是3550万吨,整个河北省能源的消耗量2个多亿,散煤燃烧量非常大,而燃煤燃烧的这个量所释放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一吨煤相当于4吨污染物的量,这些地区利用浅层低温是效果非常好的。

  开发利用上去年年底是14.3%,现在统计的结果到今年年底应该能够突破15.5%左右,就是这个总的利用面积5.5亿平方米左右,现在掌握趋势分析是年增长率在15%到20%左右,去年年底的时候是1600万吨,在分析的过程当中来看,浅层低温冷资源有效缓解雾霾,京津冀地区在中小城镇,现在这个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地区减少燃煤的燃烧,付诸于水热型地热资源,基本可以满足新增的建筑面积的供暖制冷。

  最近,正在配合多吉院士还有王老师在撰写关于深度地热探测的工作,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大家一致在说,我们国家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我们国家水热型地热资源利用量每年却占非常小的比例,就415万吨标准煤的数据,在国家一次能源所占的份额很小。那么丰富的资源却占这么小的份额,到底是我们资源的禀赋真的有问题还是我们技术的瓶颈,有的说是国家政策不支持,我说国家为什么政策不支持,我们风能太阳能,支持力度非常大,为什么我们地热的支持力度上不去,那针对这些问题我跟大家汇报一下十二五期间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这里面一些数据来源于十二五期间国土系统60多个单位31个省参与进行的调查评价工作和提供的相关数据,我讲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经过的调查认为,我们国家的地热资源确实是丰富的,量比较大,但开发利用比较低,缺乏整体规划和措施,这句话是前国务院总理在一个文件上批的。现在就是说从禀赋来说,我们的高温资源西南地区挂了一个边,量并不大,没有占到主导的位置。我国的地热资源从分布来看水热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华北、东北的沉积盆地这些地区。浅层低温的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干热岩资源,现在就是干热岩的基本定义,我们依然没有形成更好的一个口径来说。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大概是26亿吨每年,那目前总的开采量折合标准是2100万吨标准煤,其中水热型是400多万,浅层低温占到了1600多吨标准煤。我们评价了336个地级市以上的浅层低温能的数据,干热岩的数据做了一个基本的评价。

  非常感谢邀请我来到这里。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下一代的热交换技术。对于地热电能的应用,在整个地热方面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在成本降低方面让大家更加聚焦于新技术。

  简单介绍一下技术,今天下午我在上午介绍基础上给大家拓展一下,然后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模拟工具。

  2008年,我们公司在奥根州(音译),有自己的热交换器,也在德国进行应用,提供解决方案。我们有不同大学进行研究,大家可以看到非常熟悉的技术,包括德国非常有名的大学,企业跟大学进行合作,在欧洲进行一千多个应用。2016年,德国政府环保局局长在前面活动中给予我们一定认可。

  我们还获得了环境环保奖,2000欧元的奖金。这说明我们成果,技术,经济性,包括所有数据都得到大家认可。我们也获得了绿色能源生态奖。

  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地理位置的特殊情况,特别是由于有些限制区域或者其他的一些负面情况。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勘测遇到困难时,成本往往都比较高。我们会把成本降下来,技术主要是提供涡轮,有更多的内容大家可以在这个图片上看到。我们把我们的技术跟别的公司进行比较,我们的仅仅是他们长度的一半,而且温度比较低,这是成本方面是明显的区别。

  只要能够把钻口深度降低的话,成本就降下来了。接下来,我们谈一下钻口的横截图片,我想补充一点的是我们的组管比平常的单管高了30倍,是中国的石油单组管30倍容量。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阻碍,而且这种阻力是平常U管的一半,阻力非常小,这是我给大家展示的图片。在探测管当中可以处理掉障碍,在墙壁,探测管障碍可以增加热交换比例。在整个压力损失方面,我进行了比较,跟长期的单管比起来节省了70%的压力损失,跟市场上主流产品比起来,节省了70%损失,能源消耗降低了85%,所以损失成本被降了下来。这是非常好的研发成果,也是我们非常明显的优势。

  另外这个探测管有三个头,这个是基础管,拓展管,钻口。可以看到涡轮、技术、还有防渗透技术。这是德国的家庭住房,仅仅是22个单元的住房,仅仅是23米深度,但是我们钻了69米,我们节省了60%长度, 节省55%成本。这个项目我们不仅仅做加热,也做冷却。有时候冷却的体系不是那么好,需要其他管道进行弥补。

  还有一个是医院项目,大概31米,243千瓦,冷却的功率是150千瓦。这个项目降低 22%成本,节省43%的钻取深度。我们使用这样的电厂减少了500米长度,减少了500米管道长度,原来需要2300米的流动部分,我们现在只需要1000米,这个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我们做到了。

  我们同时做热能加热,有时候重新收回,把热能放回去释放热能,降低成本。今天我们通过地热就可以进行制冷,不需要任何空调。我们有德国政府的支持,有更小成本,更小钻取长度。在德国做了很多创新,在一九七几年的时,我们有相应标准,当时我们要改装楼房,我们并不需要把墙进行装修重新弄,只是把这种管道安装到墙里面进行更新,这样节省了节约70%成本。

  另一方面,我们在能源创新方面也有进步。目前我们德国项目,仍然可以进一步节省成本。这个是最新大楼,在欧洲非常有代表性项目,美国银行大厦,也是用地热供暖。这是一个新城市,也是用地热电能供应能源;这是商场,也是百分百的用地热能源加热制冷,都是用电热,每一个都是用地热去供应能源制冷制热。在英国正在建设的是医院。

  谈谈模拟工具,这个必须要有。在整个钻取当中,要充分仿真,要决定钻多深。这是我们模拟的过程,前30天是免费的,30天之后您只要花30欧元就可以拥有这样的模拟软件。你可以看到在未来425年怎么演化的,包括项目当中进化过程怎样进行仿真,以及怎么衡量项目。

  另外简单总结中国市场情况,我把中国跟美国进行了比较,发现很多障碍在于地表地热应用存在着很多差异。在中国,一是缺乏标准,另外限制土地面积使用,缺乏能源节约,缺乏节约成本的门槛,缺乏监控管制。其实我们已经有相应答案,因为目前德国有非常好的标准。安装方面也有标准,仅需要30%到40%的占地使用。对于整个项目的使用,我们也有好的设计,确保整个性能是非常优良的。同时钻头也是由国际中心生产,同时在中国、美国、欧洲都得到认证。

  另一方面,我们也监控后期运营,这非常重要。大家可以看到怎么开发、怎么研发。不仅在46个月。有时客户也想在未来五年内发展成什么情况,所以谈到中国的市场情况,我想在中国,我们的期望是30年计划。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有可能建立起标准,也会使用更多模拟工具去提高科研效率,整个监控措施更加成熟,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我把公司新技术介绍给中国?我们是想扩展中国市场,希望可以找到合作伙伴。最后非常高兴交流,有对我们技术比较感兴趣的,我们愿意进一步商谈。谢谢大家!

  电价如果说大概是几千公里远的话,有时候对你来说不大困难,特别是考虑电力运输成本基本上不太可能商务化,这个是我们团队现在做的事情,这个是我团队的人,在昆士兰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温度大概是100度,有时候钻的温度比较高,有时候你只要获得温度数据不一定够,你必须要先保证流体,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机会,有温度还是不够的,所以说我们的聚焦是电厂技术,就像我们提到的一样,我们在发展更好的发电厂。我们在这里可以把脱频机展示出来,下面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比较小,这就是大电厂和小电厂的区别,在整个层面上要进行考虑一下怎么样去生产电才是最合理的成本配置。另外一方面我有一个测试方面的技术,我觉得测试涡轮机是非常好的实践。

  我还剩下一分钟,我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我再给大家看一下几个图片,一个是冷却塔,这样的冷却塔可以直接用卡车运输,直接安装,不用去付那么多的劳动成本和运输成本,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如果采用EGS,如果想打到2到2.5公里的话,那我们的工厂开销就是以上的这些数字,工厂方面也会有很多的开销,这些是2012年的情况,之前我还讲过井的开销也会非常大的,除非呈爆炸性的增长。在这钻井的话是非常高的,我们必须要提高50%的效率以上,同时占的流率大概是30千克每秒,这样的情况在澳大利亚是没有办法成为商业应用的。那我们谈到另外一个角度,在澳大利亚的存储地表中度深度,大家都提到干热岩,或者是EGS,如果我们往下继续钻的话他们并不是干的,他们是石头,但是不一定是干的。

  EGS的成本到底是什么,到底可以得到多少热能,这需要在整个生物化学地质方面进行研究,前期进行勘测探测把各个部分进行衡量,包括地质构成等等都需要研究。

  我们的研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有时候100兆瓦这么长的管道产生这么多的效率可能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材料,在澳大利亚的另外一个州,大概是7亿美元,这个是非常大的能源需求,那个城镇需要电能,如果大部分都是传统的电能生产,这个是非常贵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给这个城市提供电能的话,必须要处理好成本才可以应用。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情况,国家电厂相当大的一部分投入,就是绿色低碳方面,我们的电能是绿色能源,基本上在这是达到一个边界,我们看到整个不同生产能源的比例,这个大概是1000兆瓦到10兆瓦,这个是澳大利亚的电厂分布,成本大概是几美元每千瓦时,考虑到整个国家的面积,整个电厂生产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只有很少的参与者,可能只有两个是比较活跃的,EGS并不是我们最初的目标,今天早上人们多次提到了澳大利亚,有些人以为政府投了很多钱,但是却没有产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个项目的确投资了10多亿,但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是来自政府,那他们到底来自哪里呢,那10%的呢,甚至比他还少的是来自政府的,韩国可能占到20%的投资。

  这个就是工厂的样子,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盆地的情况,这个盆地的人太少,电力成本也非常的贵,这就使得我们的成本变得非常的高,用我们的这一点资金来使EGS能够成功,在现阶段对我们来说是很困难的。我们来看一下钻井的技术,在2003年到2012年期间,我们做了一些事情,其中4个是做的比较好的,但是是在40公里外的地方,现在只有一半,其井的深度要根据温度来进行调整。

  现在我们来讲一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EGS的商业化,很多人是对这个感兴趣的。我们澳大利亚的数字没有办法跟其他的国家相比较,因为我们的情况比较的特殊,但是我可以给出一些指标让大家来了解一下成本。这个项目没有那么简单,三分之二是来自于地表,如果做的好的线%的能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我们需要上百万的资金来实现,而且这个开销只是在澳大利亚的情况,并且只能占到3%的千瓦,地热能只能尽可能达到这个目标。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女士们先生们:我的名字叫做卡迈勒·胡曼,很开心今天来到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在地热能方面的看法,然后谢谢大家的邀请。

  现在我要简单介绍一下,在09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昆士兰中心,其中1500万美金来自政府,我们有4个研究的计划,我们想要在电力转化热交换气传输热源方面进行一些改变,等一下我会详细的讲一讲。

  今天我要讲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热能以及他的自然表征,这些图表你们以前可能也已经看过了,澳大利亚的一些情况,EGS的一些情况,我们知道地热能在市场上如果受到欢迎的话,是需要做出很多努力的,你知道他是如何运作的,所以说这一页我也不讲了。

  那我会讲一讲这一页,在09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在EGS方面做出努力,我们在这个任务当中投入一些力量,主要是因为在我的国家中一半的人数主要是集中在5个城市,所以说这也很难让你从别的地方来获得电能,因为其他的地方受众并不多。所以从这些城市开始,我们的工厂产能是25兆,其他的地方也差不多。

  另外一个GPP的项目是我们公司做的。这个是一个非常小的岛,韩国政府想把这样的岛变成一个无碳岛,因此他们需要在那去做地热电能。韩国政府想要把这个岛变成一个非石化新能源岛。我们在那准备做12兆瓦的地热电厂,终有一天会实现。

  另外一个项目是关岛地热项目,现在正在建设过程当中,我的工程已经完成了技术认证,将会跟政府进行谈判,在PPI方面跟他们进行协商。大家知道,印度尼西亚在地热电站资源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跟印度尼西亚政府进行了交流,想要在印度尼西亚做55兆瓦的项目。这个是韩国的电厂以及明年的电厂情况列表,我们明年将会完成另外一个项目。他们是在韩国负责核能的公司,不仅负责核电,新能源他们也做。他们想要寻找一些新的合作伙伴,新的血液去做地热电能,我们想提高到100兆瓦,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几个岛。

  这个是以前开发测试的钻井等等,到后期的开发研发,对整个测试钻孔方面我们都有深入研究,我想,政府有时候要把私有部门包含进去,去开发地热电厂,谢谢大家。

  另外我们还要去防止井漏,要解决这样的困难有时候我们就使用不同的钻井方案。有时候我们在高温的情况下使用空气钻井,高温定向钻井技术。最后一点我们完成了三个钻井工作,PX1是2013年10月份,分别都是4000多米,我们钻了三个孔的深度是这样的。今年早期的时候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裂化的刺激过程,其刺激裂化去裂口,我们需要进行去裂变,打裂口,然后这样的数据可以进行测试,分析数据,监控整个裂口的过程,油体的过程。我们必须辨别整个过程,裂缝进行识别特征,我们要想得到这样的裂缝识别技术,就必须要把图片进行更好的识别,包括了解地质。

  大概4200米的时候,我们进行识别测试,基于这样的数据包括微层的数据,我们分析云数据的地质数据,分析断层云数据,微地震监测等等,我们可以做出决定,存在两条天然断层。然后PX1是新的,PX2是跟它连接起来的。我们可以把4作为一个存储区,他跟4是连接起来的,这个也是一个商务电厂。所以,我们也做了经济预测模型,确保投资有回报。

  这是我们做的经济模型,这个是第三方给我们做的,根据这样的经济模型我们可以看到,大概10%的收益率,IRR能够达到10%的比例。

  介绍一下我们在韩国的浦项地热发电厂,这个是第一个EGS在韩国落地的项目。2010年底开始施工,两年之后,在2012年11月,我们进行了实地研究,发现了最好的地址。选址好后,我们从2012年12月,就开始建设电厂。研发阶段,我们花掉了3900万美元,大概1850万美元来自于政府的支持,用于研发,私有部门也提供了一部分。然后要做商务项目,我们又花了另外6000万美元。所以,整体上我们花了大概9900万美元,就是为了建7兆瓦的电厂。可以说这是非常贵的项目,花费9900万美元。

  双工制的电厂在过去几年里,面对的第一个技术,就是哪些是热源。我们做了一个分布图,使用GIS或数据库和大数据进行分析。

  有调查,包括钻孔调查,选取样品地点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我们选取数据,通过数据的获取,我们可以用3D图画,3D模型建起来,然后制定钻孔计划。最终我们去买地,买地之后就可以建设。然后,政府提供了一些井厂,我们要设计,根据我们前面调研阶段获取的地理数据,选取如何钻孔。我们买地获得开发许可证,然后开始进行地热井钻探,这个是中国造的产品,非常不错。然后开始不断的钻孔,在钻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难点。EGS干热岩电厂有很多的难点,它跟天然气的钻孔不一样。有时候,它比天然气钻孔更加热,温度高得多,而且有时候很多的地段都是密度没有那么高的岩石。而我们钻的地热,钻的EGS,一般地下的密度比较高,岩石也比较的硬。大家都知道,花岗岩比沉积岩更加硬,所以说我们需要专门的技术去钻孔,这个是难点之一。

  如果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地热电厂,那我们的EGS需要发展哪些技术?第一是热点在哪儿?地下最热的地方在哪儿?

  它在地表浅层、中层、深层。在表层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地质资源勘测评价,这个技术非常关键。第二是如果我们要建设一个EGS电厂,我们至少要拥有4公里的钻井深度,这是非常困难的工作。

  因为温度比较高,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特殊的钻井工艺,特别是通过高温地下层的时候,这是工作最难点之一,大家在做EGS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第三是我们需要人工储层制造,能够把灌入跟生产产能进行人工储层制造,用于提高热能循环的效益。

  最后一个难点就是电厂,这个不是我做的事情,但是我会简单的提一下温度还有流体的比例,流动率,特别是整个电厂的评估,高效双工制的地热电厂非常重要,这一块我们要考虑到。

  地热电厂的发电有很多优势,第一是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某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操作当中基本没有产生二氧化碳,这意味着它是清洁能源。第二是它的成本较低。同其他的能源相比,它的成本很低。第三是地热能源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很好。不论天气、时间、外面条件的变化,它一直是稳定、持续性的能源,也是唯一一种能提供这种稳定能源供应的新能源。第四是它们需要很少的面积,甚至比核能电厂利用的面积更小,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地面,节省土地的使用。这四点就是我觉得为什么要发展地热电能。

  第二点是EGS,我会介绍干热岩,介绍我的项目,然后我会花一点时间跟大家具体解释一下什么是增强性的电热系统,我们做的增强电热系统如何。目前,我们在EGS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在釜山周围区域有很多的优势。第一是为什么干热岩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如果没有水热,我们可以用干热;如果我们有水热,我们就不会去发展干热。第二是它是可持续性的。EGS是使用循环系统,然后可以持续发电。第三是它是环境友好型。这就意味着EGS不需要使用地下水,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特别是火山周围地下水区域,地下环境没有任何的破坏,所以说在这个层面上我非常赞成使用EGS。

  大家好,因为我的中文不太好,所以我只能用英文来讲。我来自韩国,首先感谢一下各位给予这次机会,让我给大家讲一下我们的公司和项目。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公司的状况,并介绍我的公司还有我的工作合作伙伴。你必须要了解,要想成为更好的电厂,要想升级,你需要哪些技术。我们的公司代表着下一代生物技术,这个是韩语的中文解释。

  2001年,我们有9个博士,还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工程师,所以说,当时我们的工作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我们基本的生物技术是结合了信息技术,以及能源信息调查等资源,包括地质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将这些综合到一起进行发展。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不同的合作伙伴,我想介绍一下我的中国合作伙伴,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服务。成都西游是我的合作伙伴,他们在北京总部有办公室,在市场上占有一定分量。在裂变、裂化、钻井、勘测等方面,他们都有完整的团队,拥有钻井,空气钻井,压裂测井和固井等技术。上一个报告人已经提到过很多具体的细节,我在这就不再介绍了,我想大家都很了解这些技术。

  五是加大关键设备和技术研发的投入。这是在设备和技术研发投入上,降低地热研发利用成本,加大地热资源勘察和资源评价技术。我们为什么每个地方重大任务都要提到资源勘察,因为资源勘察还是相对很低的。王院士也画了热流分布图,跟美国比,我们的样本就要比美国小的很多,所以样本少了,准确度就要差一些。所以要加强地热资源勘察,地热形成有中国特色地热能开发体系,提高全流发电,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技术路线,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扶持国内地热行业设备企业的发展,重点提高国内自主研发的热泵换热器等关键设备的质量,这是国家可能下一步对热泵和换热气要加大监管和科技投入。

  六是要想让地热规划落地,按照政策规则监管四位一体的要求,建立健全规划近期评估机制。组织开展规划落实情况监管,编制并发布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管报告。作为规划编制和滚动调整的重要依据,强化地方能源管理部门,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整个规划情况我就汇报这么多,希望在座的有好建议,尤其是在政策保证措施上或者是在重大工程上有什么好建议,我希望在两周之内能够尽快反应给国家地热能中心,谢谢大家!

  二是完善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市场机制。完善现有地热能开发模式,特别是地热能勘探设计建造以及运营一体化的模式,探索建立地热能开发的特许权招标制度和公司合作模式,加快放开城镇供暖市场准入,这是市场机制。

  三是加强地热能开发的规划和项目管理。根据规划,统筹各地地热开发利用规划和分阶段开发建设方案,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重大工程的建设管理,严格项目前期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统筹协调地热能开发利用与当地供暖和供电网络的衔接。

  四是完善地热能开发利用行业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引发行政规范管理维护良好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市场秩序,制定地热能探矿权许可证办理,地热水资源饱尝征收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地热行业管理规范,推行资格认证规划审查和许可制度,建立地热能的市场监测环境体系。

  另外刚才说了中低温地热发电,国家能源局也多次委托地热界要做一个中低温发电的,到底运营成本多少,多少温度,什么成本,有什么样的价,国家能源局可以对这个地源价有一个政策,现在也在做示范,包括在保定地区和天津地区都在做这样的示范,测一测我们的运营成本到底有多少。

  我们要积极的推动在川西通过建立试点形成技术序列,孵化相关企业,积极积累建设经验。在成熟后进行推广,也是没有明确的给大的指标,还是在积极推进。

  第一个保证措施,研究制定地热供暖财政补贴政策。现在地热供暖按照清洁能源供暖是一样的标准,甚至有些地区和煤炭供暖是一个标准,所以现在国家要想实现这个。

  一是统计数据。我们地热供热到底热量是多少,跟发电一样,太阳能发电多少度是一个道理,国家联合统计局和住建部正在搞第三方认证,认证完之后,我们现在没有补贴,没有办法统计热值到底贡献多少,这是一个问题。同时也要推进将地热供暖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市政工程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价格等方面给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政策支持,提供根据示范项目进度适时推出地热发电的政策,探索地热开发企业通过市场方式获得低成本的电力。

  下面要想实现重大任务初步的指导思想,是用重大工程来带动大范围的地热开发,然后再带动整个规划的实现,提出了几项重大工程。

  第一个重大工程是中深层地热供暖重大工程。中深层地热供暖,选择京津冀来做采灌均衡工艺技术,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重大工程很直接的就是要建立一个以河北省示范来带动小型经济和大经济的发展。河北省重点推进保定、石家庄、廊坊、衡水、沧州地区的中深地热。十三五期间新增地热供暖制冷面积一定要8亿平方米,中深层浅层7000万,实现河北省省级示范来带动。纳入规划的示范各省一定要做到计划到位,项目到位,有明确要求。太原地区的市级示范我就不详细说了,王院士一直强调一带一路源头这样的大示范来带动。还有一些小的市级的示范,我只是点了一个,还有很多。

  第二个重大工程浅层地热能工程。重点在延长江经济带。我们刚才说长三角、珠三角,地源热泵规模的开发利用来实现地热供暖的重大工程,这里又列了一些城市,重庆、上海、贵阳、银川、富山这些地区,重庆以两江新区为重点,这也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现在正在规划之中还有两三千万的中等城市可以做这么大的规模。在国家大环境,尤其是热泵技术没有电价,没有全面推开的情况下,广西省梧州市单独自己在做民用电价,做了国家示范。

  地热发电有两块,一块是在西部地区中高温发电,同时也强调了在东部要搞利用。能源局也有一些推动;另一个重点工作部署就是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地热能资源评价技术,高效换热技术,中高温热泵压缩机技术,高温钻井工艺技术以及经济回灌技术,开展无干扰型的地热利用技术深度研发,利用深层地热能进行中低温发电技术。刚才说无干扰,我们现在有很多提出井下换热要开展一些研究,到底能换多少热。

  信息统计监测体系建设,纳入到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里面一定要有信息统计监测体系。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完善地热资源勘探钻井出井回灌的规范。我们要综合利用工程的总体设计建设及运营的标准规范,建立地热能开发利用融资体系,完善地热能资源和利用的信息统计,加大地热能利用相关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地热能国际合作。在设备监测和热泵上,我们的技术是比较缺乏的。

  一是要开展地热资源勘察与选区评价。规划编制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在勘察选取评价专门做了很厚一本技术保证方案。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现状普查基础上,主体思路不像十二五,全面铺开有限肤浅的评价。在十二五基础上,目前提出了要国家投资一部分,企业参与,然后未来开发权就交给参与这个企业,支持参与勘探评价的企业优先获得地热资源特许经营资格,但勘探评价数据要纳入国家统一数据平台,所以说建设过程当中国家中心也在组织建立国家统一的数据平台,最近还在讨论怎么来统计数据。

  第二项工作重点的部署是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供暖。推进中深层地热供暖,在缺热不缺水的指导原则下,探索传统供暖区域的清洁化能源,特别是经济发展京津冀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要将中深处地热供暖纳入建设当中,集中规划统一开发。今天上午也提出了这点,要把城市基础规划建设到地热供暖规划要纳入到这个建设当中。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十三五期间,要按照因地制宜,节约开发,加强监管,注重环保来改善地热能开发利用。我们的可持续性,尤其是现在热平衡问题,回灌问题,水处理问题,环境二次污染问题,这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推广过程当中一定要有这样的进步。

  基本原则是坚持清洁高效可持续原则,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加强全过程管理。原则就决定了我们未来保证措施,就有监管。建立资源勘探与评价,项目开发与评估,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严格地热能利用环境监管,保障地热能的清洁开发永续利用,

  坚持政企合作市场推动原则。加强政企合作,推动区块整体高效可持续开发,实现合作共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集中性作用,参与地热能的开发。

  坚持有序发展原则。根据地热能资源的特点当地用能需求,王院士刚才说第一是需求,第二是有资源,原则上也是这样要求的。所以要因地制宜,有序开展地热,发电供暖以及地热能,鼓励地热能与其他化石能源的联合开发利用,这就是多种能源综合利用。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决定一是工作会,同时要在两个会上发布。地热规划的编制大纲,地热开发利用的技术规范。其中下发了两个规范,一是地热供暖技术规范,一是地热发电技术规范。这个规范上明确提出了钻井完井回灌热利用效率等等。经过在座很多专家共同讨论出了两个技术规范。会后国家能源局就下发了关于编制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通知。通知下发之后,各个省都组织了编制规划。现在陆陆续续31个省都提交了自己的规划。

  国家能源局这个层面,国家中心完成了国家能源局设定的针对地热规划,专门设立了全国地热能开发目标任务布局研究,中深层地热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研究这样的专题。在这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各省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完成了我下面要通报的国家十三五地热规划。

  简单汇报一下规划大致内容。规划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以调整能源结构,增加地热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创新地热能开发利用模式,积极培育地热能开发利用市场,按照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总体要求,全面促进地热能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

  能源局领导多次在指导思想上讨论,我们按照什么样的要求来推进发展,要技术先进,要环境友好,就是不允许那种乱排乱采污染环境的现象。经济可行的总体要求,未来地热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是要市场化运作,这样是一个整体指导思想。

  我介绍题目是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设想。为什么加设想呢,因为规划没有出台。国家能源局计划12月中旬之前要出台,所以这个报告还希望能够争得与会的各位多提建,能够真正出台一个完善的、高档次的、真正对十三五有指导意义的规划。能源局也建议国家中心把这个报告在会上通报一下。

  以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部长的一句话来作为我的开场白,李四光部长指出,地下是一个大热库,是人类开辟一个新的自然能源,就像人类发现煤炭、石油可以燃烧一样重要。

  经过30年不懈努力,我国地热产业取得了长期的发展。前面很多领导专家都说到了,我国地热供暖制冷面积实现了5亿平方米。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严峻,地热能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情况,地热经过了热一代、热二代、现在热三代的共同努力,迎来了国家对地热的重视。也就有了2014年2月份的大会。会议之前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吴新熊,还有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各个部门多次到雄县现场考察。大家感觉到地热技术成熟、模式成熟、可推广,才建议开现场会。

  克里斯托弗·施态因斯先生做了很好的报告。我们成立了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克里斯托弗·施态因斯至少有几点,一是热泵怎么把热量取出来,二要做模型,然后做实验,最后室内实验做完,所以我想这些方面我们都应该学习。

  我们这里来了很多公司,行家说,现在地源热泵公司有三分之一是好的,三分之一是根本不行的,三分之一是马马虎虎。就是技术门槛太低。我们为什么要成立联盟,就是要建立行规,要抱团取暖,一带一路上,假如说我用5%地源热泵供暖,1万亿商机。不用抢,有本事去拿。但要靠真本事、要靠高科技。我讲点感想。下面请刘金侠院长介绍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十三五规划设想,掌声欢迎。

  同时,必须具备有效的系统,一是量方面有效,另一是热交换的有效,从而避免热交换效率的下降。这是我们的两个创新点,所以说,分析整体热交换当中,我们是用秒作为衡量单位的。

  那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我们怎么可以模拟的状况,去给大家展示一下对于热交换的影响状况,主要是基于基础的模拟状况。第一种是非常高热的范围,他们有同样的能源,可以看到温度的变化,在小的管道有时候温度下降是非常明显的。这说明,管道的尺寸对于温度下降的影响很大。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实验需要去进行,粗一点短一点比长一点瘦一点的效果可能更好,这个是通过模拟得出来的结果,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总结一下,这些分析能够确保整个周期运营过程效率的提高,而巨大的容量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交换效率以及外部的温度。

  短期只是分析周期运营状况和可行性、经济可用性、热交换体系,这是已经做的事情,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而现在我们在做的模型,实际上是一个网络,他不仅仅包含管道,还有地表温度,考虑地面的情况,温度的分布,热度的能力,热度的传递量等。

  现在的需求就是快速的计算,必须要有可适应性的计算,同时还要考虑周期的运营情况,也要进行计算。当然整个周期的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周期的运营状况也要进行研究。我想在这提一下,管道的容量比较大,因为他大的容量他也有弱点,如果作为非常有效的热交换必须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这样将是会效率一个巨大的提升。

  特别是从地表的温度走到我们所要的管道流体的温度,然后之间的交换效率进行进一步的控制,现在有一个项目正在进行,这是一个热交换器,这样可以防止热能交换系数的下降,这个是达到非常高的层面也是第二个创新点。

  另外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可以给大家展示另外一个,在左面是我们把热泵关掉了之后,他把这种流体提取出来,然后在左面可以看到AB,A是内部的温度效率,也就是热泵的内部温度效率,B是点线,他是温度,是包括这个管道热泵的温度改变,同时还包括他周围的地表的温度改变,我们把这个泵打开之后,他走的越来越深,流体越来越深,在这里可以看到,在管道外部的热交换不是特别的多,但是有时候可以考虑进去,所以说我们进一步研究这的流动可以往下走,然后可以看到在这的话周围的地面开始冷却下来进行热交换,然后再一次能够到冷气进一步往上升,所以说可以看到提交他的热交换效率,在一个周期之内流动体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说我们把整个热泵关掉之后可以看到地面将会仍然能够交互一定的热能,再一次进行加热,即便把他关掉。

  所以说如果我们等的足够长的话,我们可以再一次运营周期启动,谈到量的话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大的量,在一个运营周期大家知道热泵系统是如何运作的,热泵系统的周期行为,我们把他关掉我们开掉,他是一个一个周期进行轮流运作,现在我们要保持一个高效率的运营状况。

  温度快速下降的问题,在这一块我们也进行研发,现在是要预测周期,而短期的模型仅仅是分析几天几个小时的模型,而我们需要预测几年的周期,看长时间之内地面的热交换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地表钻孔的问题,这关系到系统是否能够用几十年呢,至少能够用30年左右,这样才合算。第二个问题是热泵如何能更加的有效,这是一个不同的视角。如果说第一个是长期的视角,那第二个就是短期的视角。

  现在想给大家从这两方面进行解释。第一个关于热泵,热泵有一个热交换周期,我们希望有更少的能源消耗去提供同样的热能,这也就是说热泵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我们必须确保所有的能源流动都是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交换,尽量的提高室温等等。

  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关于量是不是很重要呢?这样的问题很多人已经问过,我想今天介绍一下关于创新性热泵的改变而提高效率,如何在效率方面进行提高,进行一定的创新?应该说这是三个不同的侧面,从左面开始,一个是管,一个是小管,还有我们现在用的是同组管,他们都是地表的钻孔系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他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在整个运营周期,我们这可以看到流动率。当然,如果是小的管道的话需要更长的周期时间,所以说改进之后交换的周期更短。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来到这,我代表阿森技术大学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认识,首先我想感谢一下主办方,感谢中石化的邀请。刚才我们听到很多专家谈到地热能,在这里,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地层表面的地热钻井系统,再简单介绍一下目前还没有引起大家关注的问题。

  地热有很大的潜能,但有时候他不适合发电,却在供热方面比较好,比如供热方面,全球范围内占15%,都是用于暖水或者是取暖,供暖是地热利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拥有很大的动力去做。下面,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地热浅层系统,比如大楼供暖取暖,他不管天气条件怎么样,全天候的,而且不仅仅提供加热,甚至也提供制冷,这跟太阳能等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用地热制冷,这事别的能源很难实现的,我们同时在地面上可以进行能源存储。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僵尸如何节约成本,其实技术研发能够帮助我们去把过去的技术进行改进,使这项技术更加可行。

  二是建议探索新型的钻井破岩方法。前面说要研究四个关键的基础科学问题,同时在基础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需要研发耐高温钻头,钻井液等关键技术来提高钻井效率降低成本。

  四是创新多分支井钻井压力一体化的理论与方法,形成地热储层高效低成本的钻完井的新技术,为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谢谢大家!

  地热钻井在油气钻井的同时,它的发展趋势借鉴于油气钻井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一是应用的井型趋于多样化、智能化,来扩大单井的体积。二是发展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来降低钻井完井的成本。三是热储改造监测评价的信息化来提高热储改造的效果。四是钻完井和开采方案设计的一体化,来优化单井取热的效率。

  通过这样智能化井型热提取技术,非接触式钻井技术,分支压裂一体化技术,热储改造裂缝监测技术这样一些需要研究前沿的问题,我就不展开介绍了。

  最后为加速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最近还申请了教育部和中国外专局的创新引智基地的项目,计划是邀请英、美、德、法四个国家11个地热能源研究的大师和教授的专家团队,未来五年时间,每年到我们团队来进行交流或者科研和人才培养。通过这个研究和合作,我们提出发展的趋势和建议。

  一是设计新型的井型和井网布置的方案,增加对储层的有效控制体系和提高系统的取得效率,比如说这个新井型。中石化王志刚王总提出来打U型连通井的循环取热,这个是很好的思路,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正在进行经济和成本的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这些首先工程技术的突破需要理论来指导,所以应该首先来开展关键基础问题研究。这是关于地热复杂储层高效开采的钻完井压力改造和流动传热方面关键的系统。我们分析一下,存在这样四个关键的基础科学问题。

  一是钻采过程当中的深部岩层热物理与力学特征。通过研究和认识来深化工程地质认识。二是多重耦合下的钻井,来高效低成本的钻完井,为这个钻完井提供基础。三是注采井网模式下形成的机制与调控方法。四是高温热储来进行复杂井网的数据。

  这是关于四个关键的科学问题,第一个关键科学问题,物理力学特征来获取必要的数据建立地质力学模型,为安全钻井压力设计提供依据。第二个关键科学问题,就是钻井来建立高温地热安全高效低成本钻井的理论。第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就是缝网形成机制,通过这个问题研究来构建缝网体的理论和换热的效率。第四个关键科学问题是热储井吻合来掌握地层井桶的规律优化开发方案设计,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地热开采。这样四个关键的基础问题,当然要通过基础问题的研究来带动和促进技术的研发。

  一是钻井现在还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的挑战,还有漏喷塌安全风险的挑战,还有效果有待提高以及影响因素多,如何来优化设计井网和缝网的挑战。比如说第一个挑战钻井的成本高周期长,针对这种抗压强度大于200兆帕这种岩石钻速,现在在地热钻井每小时可能不超过2米,而且这种造成钻头损耗大,成本高。

  统计数据表明,这是美国能源部的统计,井深5000米的干热岩钻井成本要接近1亿元人民币。这个钻井完井成本占地热开发总成本的50%,因此加大研究钻井完井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对高效的经济开发地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是钻完井的安全风险。因为高温紧闭,我们产生热破裂,同时天然裂缝发育事故也经常发生。比如美国,而且在高温情况下容易,尤其工具的失效等一些技术难题导致钻完井的风险增高,而且是钻完井。

  三是完井压裂效果有限,这种天然裂缝的扩展机制现在不是很清楚。裂缝的连通效果差,难以预测裂缝空间井位,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比如说像美国芬顿山,也没有很好效果。

  四是影响因素多,优化设计难。因为地层渗流传热,地层和井口流动规律复杂,所以说钻井完井开采等等这些工程相对的独立,缺乏钻采一体化的综合的设计方法,来优化这些关键的参数。因此针对这些难题和挑战,我们中国地质大学团队也跟新星公司一起,跟英国理工学院的团队合作共同申请了中英政府的牛顿基金,来开展地热智能钻完井的设计和基础研究,来开展这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EGS系统。很多国家都开展了这个实验。欧洲钻到了9053米,最高温度美国400度,这是EGS实验的。1974年,美国开始地热EGS项目,这是第一次EGS的实验8次钻井,5次压裂,经过了很多的实验,最后发电驱动了60千瓦的发电机。最近美国能源部又发起了地热前沿的监测站建设的地面工程,在前两个阶段,就是理论和钻井实验阶段投资3100万美元。由美国国家实验室和一个大学来承担。第三个阶段是压力改造,研究重点是干热岩的压力改造,高效低成本的钻井,地质数据的监测还有存储流动供热。这是关于EGS系统的两个例子。

  目前钻完井的技术现状,我们钻井技术借助于油气钻井,通过喷嘴喷出高压射流,然后喷射,破岩,同时钻出井眼以后进行压力改造,叫做钻完井工程。我们高温地热钻完井主要是裸眼完井这样的特点,所以这是对比的参数。2015年世界地热大会统计,2010年到2014年世界上42个国家共钻地热井2218口,数量在中国是386个。统计不包括热泵井和深度小于100米的浅井。我国要是把浅算上有上千口,比如说中石化新星公司,2016年就已经有383口井,其中我国井口温度大于150度的井是8口。

  近年来国内外高温钻井技术有了发展,像8000米、温度175度以下的高温深层的油气钻井技术应该说已经是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对于地热,比如说200度以上,甚至300度到400度的高温地热钻井,我国在钻头动力钻距,钻井液等工具和材料的耐高温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这是我们国内的数据不详细介绍了。

  所以目前地热钻井技术主要的工艺方面,包括泡沫增压钻井,气体钻井,控压钻井,那正在发展的低成本钻完井技术,包括可膨胀管,套管钻井,以及连续油管钻井等等,这些将来都有可能是一个高效低成本的钻井方法。这是关于钻井的。

  高温地热的完井改造方法主要有水力压裂。这是最重要的方法,还有化学以及爆炸的方法,其中是水力压裂的方法为主。借鉴油气井的压裂,高温地热储层压裂具有他的特殊性,比如说通常对比下来,先钻A井,然后压裂A井,再钻B井连通,被认为这种方法连通效果好。比先把两口井都钻出来,再在两口井中压裂方法要好。这种压裂方法跟油气特别是非常规油气大排量的压裂相比,具有第一排量长周期热电力为主的特点。改造的评价方法也关键,高温地热完井的改造效果评价有这样的方法,一是压裂造缝的评价,包括微地震监测还有电磁监测,紧接着连通效果的评价有井下成象,都有一些不同方法,都有他耐温的性能,还有一定技术的适应性和优势。

  发展到现在我们说这个钻井已经有实验,也有应用,应该说有进展。但针对深层高温地热这种复杂的环境,比如说在岩石非常硬,温度高,有的高达400度,而且裂缝发育流动系统复杂。这样复杂的储层环境给钻井、完井工程技术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和条件。

  上午前面很多专家都介绍了,我简单回顾一下。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资料,全球5000米以内的地热资源量是约4900万亿吨标准煤,中国约占六分之一。所以我国,特别是在中深层高温地热和干热岩高温潜力资源潜力巨大。上午专家说开发利用2%就是了不起的贡献,所以我国地热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值得开发。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十三五地热规划中提出,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从12%提升到15%。曹院士也提到,其中地热希望做出做出这三个百分点三分之一的贡献。巴黎协定明确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要提高到20%,这更是一个大的跨越。

  水热系统。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高温地热开发方式,前面一个公司也介绍了经验,美国、肯尼亚、冰岛也有介绍,在中国也有运用。这是在冰岛的生存状态计划,他们从2000年开始就探索深层水热系统,井深是3500到5000米,地温是400度到600度,有报道说是到1000度,2009年开始一井开钻,钻到2100米的时候遇到熔岩,最后停止了。

  视频解说:你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发展,第一期跟第二期的阶段是不一样的,必须要有非常灵活的各条件的技术去适应地方的情况,这只有140度的温度,低温的地质情况下用来产生地热发电,但是有很多不同的情况。

  全世界范围内,可以看到两种类型的趋势,使用比例不断变化,包括安装可以看到这种越来越多,日本280兆瓦在肯尼亚安装了这种新的机型,整体来说他们大概是造成这样的区别和不同点,这个国际公司跟全世界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我们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地热电站的经验和支持,现在我们正讨论全球的合作跟3NBC一起讨论合作,为了能够看一下在地热电站方面有所合作,在未来几年里面我们可能会有第一个地热电厂。

  我的同事跟我说,700兆瓦,这个数字是超过整个日本的。我们一个公司产生的电量比全日本一个个国家的的电量还多。我们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公司已经上市,大概是25亿美元市值。可以说,我们的业务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地热发电,就像我刚才说的,700兆瓦,同时我们也提供给2000兆瓦给外部,包括500兆瓦给新西兰,400兆瓦在土耳其,500兆瓦在美国,我们在印度尼西亚也刚完成另外一个项目。第一期工程师1100多兆瓦,这个是我们帮助完成的项目,我们自己拥有的发电能力是刚才提到的几百兆瓦。另一部分是地面和地下的项目,这跟采矿等行业有点相似。在投资之前,我们最大的投资者就是去决定在哪儿去做这样的事情,怎么去选址。因为每一个生产将会开销数十亿美元,我们要决定他的尺寸,要花多少钱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说整个产业链都非常的熟悉的,除了地理物质学,地理力的作用,还包括建模模拟等。

  你必须要去核对你的注水,要百分百的注水,我们不想资源在5到7年之内就弱化了。在每一个单独的电厂我们都是为我们的客户设计,确保项目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所以,现在是一步一步去做,我们从来不是从大电厂开始,比如说肯尼亚,当时只有8兆瓦,现在拥有40MW。其实不仅仅是技术,还有金融的支持都要跟上。我们一步一步来去做事情,如果你真正设计一个系统的拥有了资源和技术,就确保项目能够运营30年。

  非常感谢大家,感谢邀请我到这来,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跟各位领导、研究者、同事们进行交流,在我短短的介绍当中,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如何避免在地热电站项目当中出现的风险,同时我也带大家到我们世界看一看,看我们项目进展的情况。

  这是一个在新西兰用的一个工具,我想大家很熟悉。我们必须要去消除风险,无论是在资源的时候有风险,还是在电厂中的风险。如果不消除风险,项目就没有办法运营30年,没有办法达到相应的目标。为什么刚才展示的这个是比较好呢,因为这个是25兆瓦,相当于是400兆瓦的风能和电能,风能和太阳能有时候的利用率只有10%和25%。但是地热能非常的稳定,所以说地热不像太阳能电能,也不像风能,在晚上或是没风的时候就没了,所以说最文明的供应方式应该将是地热用于电能的供应方式。如果你想要做地热公司的话,你会高速你我们在市场上已经有50年的历史,能力达700兆瓦,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量。

  这个地热能源是联合国有关新能源报告,相当于全球能源总消耗量的45万倍,非常鼓舞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个总量。那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原始时期是在我们利用的能源是地球最表层的木材当做我们的能源,第一次工业就是煤取代了木材,实现了工业,第二次工业是石油,这个大家都知道,那第三次工业互联网加上我们的热能,能不能取代化石能源,这个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所奋斗未来努力的方向。这里有一个大概的模型,地热能形成有舟山带与盆地的形成变化多种,有一系列的地质条件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开放利用的地热能,那简单的模型这些大家都知道,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概念模型,实际上这个就是意大利的,咱们地球上第一个利用地热发电的这个热田的模型,这个模型上面从地质上叫做托斯卡纳形成了地热层,下面有比较好的热源。

  地热的优势特点我们一再强调,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应该说是叫做所有可再生能源当中它的效率是最高的,是清洁的,它的排放是所有可再生能源当中最低的,是安全的,为什么说是安全的,它不像核电,不像大的水坝等等,不存在什么安全隐患,还有稳定性。白天、黑夜,一年四季除了季节检修以外都可以运转,所以说是非常稳定的,又是可再生的,咱们每次都谈到这个总量有多少多少万倍,几亿倍,但是最主要的是可再生的,所以说我们的理论指数对于我们这个参考,但是它是源源不断的可再生的,所以说它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还有用途广泛,前面谈了最的利用是发电,发电完了供暖,供暖完了还有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医疗业一系列的用途。它的资源潜力是巨大的,那这一点前面老师们都讲了。

  那分布大家都知道四条地热带,咱们国家的地热带一个是重要的喜马拉雅地热带,还有我所工作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我们的地区也包括了环太平洋火环这个地热带的范围里面。刚才主席先生讲到了这个地热发电量,我这个数字不一定对,大概是有24个国家在进行地热发电,有250个地热发电站,现在已经发了地热发电的装机容量,比这个还多一些。

  第二个简单说一下,我们国家的地热的背景,这个是我们科学院地质所的胡教授他们提供的,讲的我们国家地热背景是,一个是西部为主,还有东南沿海东部是蔓延型的,这两种分类是比较显而易见的,这是容易理解的。我国地热资源分布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受构造沿江水位特征,分布还是总体不均匀的,高温的在西部西南地区,南边的东南沿海等等,还有地区的。中低温的主要分布在大型盆地里面,华北盆地等等一系列的盆地,随着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发现了深部可利用的资源,非常的丰富,还有重要的一个就是下一步我们要针对干热岩或者是叫做增强型地热型,就是一个在盆山结合部位出现的地热资源,是下一步我们要好好研究的品位更高的,就是温度值更高的一些地热资源。这个是咱们以前做的,万老师他们做的大地热流值,分布也是西南地区高,东南沿海有一点,大的面积地热值比较高。但是这类我强调一下,这个观测点的密度还是比较细的,跟美国做的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数量级的,所以说下一步要加强把完善我们大地热流值这个背景的研究。第二点主要是讲分布的特征,是咱们国家总体的分布习惯。

  下一步主要的发展就是条件比较成熟的,技术也比较成熟的盆地的里面的总低温地热资源用来进行供暖和夏天制冷,潜力是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也很好,发展速度最好的。还有就是高度地热这一块,我来自,青藏高原的地热是怎么分布,主要分布在高山高原南北一挤压以后向东西拉张的叫做断线盆地,或者现在叫做劣五带一条一条跟这个地质高原总体面貌就是这么一个热结构,就是这些红色的地区都是非常密集分布的地热资源的地热带,跨过雅鲁藏布江,就是整个大地地热的分布区。最有意思的就是地热活动带既是现在的构造活动带,又是这个大地震发生的最密集的区域,还有周围他的边上周围,就是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所以说研究地热必须研究地质构造,背景构造,所以我觉得青藏高原研究地壳的热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像羊八井这样的,大地荣升了,形成了一些构造,还形成了地展,那分布了地热,地震带,还有矿产资源,就是这么一个关系。

  我们现状就是,广东的抚顺几百千瓦的运转,到现在运转的非常好,尽管它小,但是发电然后威水的综合利用等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羊八井现在运行我说的用的是牦牛尾巴的资源,但是运行到现在还是一直都非常正常的,起到了什么作用,曾经在藏中电网冬季发电量的60%,像海拔比较高的寒冷的地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在装的这个还有四兆瓦的,就是4000千瓦的,就是离羊八井还有50公里的地方,正在装,这个也是上个世纪勘探评价现在正在推进,但是推进比较缓慢,起步比较低,但是要值得注意的值得我这里跟大家需要说的就是,这个是咱们国家创新创造出来的地热发电的这个比较好的一个发电方式,如果要是把技术更进一步完善,设计更进一步优化以后,他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可以作为分布式发电,哪个地方有地热拿到哪个地方一两天之内安装和发电这么一个形成方式,非常的可爱,我觉得这个不能小看,他虽然目前技术或者是设计各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材料,但是我们不能丢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