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电力能源  核电

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丨夫妻俩,并肩战疫的“橡树”与“木棉”

如果没有这场采访,杨婷不知何时才能与丈夫“见”上一面。虽然两人相距不过3公里……

11月13日晚12点,夫妻俩分开5天后,杨婷第一次拨通了丈夫张聪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的他,坐在一张低矮的架子床上,精神看上去不错,声音依旧爽朗——似乎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

张聪是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朝阳社区党委书记,杨婷则是中和街道新华社区一线网格员。11月8日,中和街道仁和社区香榭国际三期确诊一名本土病例,根据成都市疫情防控要求,香榭国际三期实行临时封控。自此,夫妻二人,一人奔赴封控小区,一人坚守在社区一线。

“两边都很忙,有时忙得一天也发不了一个信息。”虽然不在同一个小区,但同在社区一线,做着同样的事情。这让杨婷觉得,自己和爱人正并肩作战,就像舒婷诗歌里的橡树与木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与丈夫分开5天后,杨婷第一次拨通了丈夫张聪的视频电话

不同的战场,相同的任务

接到视频电话时,张聪刚处理完社区一线事务,脱下隔离服,回到临时搭建的休息室。过去几天,忙起的时候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视频接通,看到屏幕里妻子关切的脸,他收拾好疲惫,试图用惯常的玩笑来缓解妻子的担忧:“几天不见,你怎么戴了这么大一只眼镜?”说完就哈哈笑起来。

另一边的杨婷却没有笑。

时间拨回5天前。

11月8日上午,张聪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前往香榭国际三期小区负责一线疫情防控事宜。接到消息后,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我要去一趟香榭国际三期,今晚不回去了。”

接到这个电话后几小时,刚吃完午饭,杨婷也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前往嘉年华青年城公寓外一片广场设置场地,组织社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就这样,夫妇二人投入了各自的“战场”。

抵达封控区后,张聪带上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36人,对封控小区1136户居民开展入户排查,并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采样、配送居民采买的物资,以及搜集解决居民诉求。这一天,张聪几乎通宵未眠。

张聪忙着开展入户排查时,3公里之外的嘉年华青年城公寓外的核酸检测点也搭建好了。

▲11月8日晚,新华社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下午5点左右,附近一家面馆的老板喊住了正准备穿防护服的杨婷等一行人:“先别慌,过来吃几碗面,我知道你们穿上防护服,就不能吃东西了。”

杨婷所在的核酸检测点负责3个小区,她当天的任务是登记员,来的人分十人一组,每组信息都不能错漏。为了节约时间和物资,现场工作人员都尽量不上厕所。

晚上12点后,有一位商家为他们送来了羊肉汤。“那碗羊肉汤让我们暖到了心坎里。”杨婷说,这让所有人都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喝完羊肉汤稍事休息,一个小姐姐又送来了暖宝宝。在第二次穿上防护服前,杨婷在后背和肚子上贴了两片暖宝宝,“好多了。”

凌晨2点,基本没居民再来,但工作人员还是在现场等待。凌晨近4点,一行10余人才结束了当天工作,采样近6000份。

▲杨婷正在核对社区居民信息

“爸爸是奥特曼,要去打怪兽”

回到家时,已是凌晨5点。从忙碌中短暂脱身,独自一人在家,杨婷才开始害怕。睡不着,满脑子挂念着丈夫和两个孩子。

白天投入一线后,杨婷就将两个孩子都交给了父母照看,大娃11岁,小娃4岁,夫妇二人第一次同时离开两个孩子。

今晚孩子哭闹了吗?

丈夫那边情况怎样?

我休息了,他在休息吗?

……

她拿着手机辗转,不敢打电话,担心对方好不容易休息又被吵醒。在床上打了会盹儿,早上八点临出门前,她发了条信息:“昨晚我一人在家,有点担心你,担心娃娃。”

直到中午,杨婷才收到回信:“我这儿没什么,别担心,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空了,就去看看娃娃。”

▲杨婷平均每天要走2万多步

第二天晚上11点,杨婷才见到两个孩子。老二见到她就撒娇:“妈妈,昨晚我和爷爷奶奶睡的时候都哭了。”

“为什么哭呢?”

“因为我想你和爸爸。我不想睡奶奶家,想回家和你们睡,我不想你们上班上到通天亮(通宵)。”

“那你怎么哭的呀?”

“我盖着被子偷偷哭的,没有让爷爷知道。”

听到这儿,杨婷再也忍不住,转过头偷偷抹眼泪。

从那天后,老二每天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睡奶奶家,还是回家和你睡?”也常问:“爸爸去哪儿了?”

杨婷想了想,告诉他:“出现病毒的那个小区里还有很多其他小朋友,爸爸要去保护他们。如果不消灭病毒,小朋友就会生病的。”

“‌‌那为什么这个病毒要来我们这里呢?”

“病毒就像怪兽,他们从其他星球来到了地球。爸爸就是奥特曼,要去消灭它们。你说爸爸厉害不?”

“原来爸爸去打怪兽了。厉害!”

▲在行知小学做核酸检测时,一名同学送给工作人员的画

大几岁的老大,此时显出了哥哥的成熟。

11号那天,杨婷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大娃所在的行知小学进行核酸检测。在旁边的核酸检测队伍里,她一眼就看到了儿子。看到儿子和朋友有说有笑的很高兴,她也很欣慰。

当晚回家她问儿子:“你看到我了吗?”“我没看到你。但我知道,你一直都在。”儿子告诉她。

那一天,杨婷一行人还收到孩子们送来的插画,银杏叶做的花朵。孩子们一边鞠躬,一边说着谢谢。

那一刻她很感动,也很高兴,觉得自己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他在前线,我也不能拖后腿”

新华社区辖区有3万多人,像杨婷一样的一线网格员有19名,平均每人要负责约1000户居民。

杨婷将网格员的工作比喻为“采集数据的工蚁”:“我们要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的把数据搬回来,并及时更新,为下一步防疫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辅助。”

▲到居家隔离的居民家采集信息

8号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完毕后,随着流调的迅速展开,“黄码”一下子多了起来。这时候,杨婷的角色,从登记员变成了接线员。

她的个人电话成了社区热线,手机也一直充着电,“从早到晚,接不完的电话,回不完的微信。”

除了接电话,网格员还要根据返回来的数据,打电话一一排查。最多的一次,2个人一晚上打了300多个电话。

那两天,杨婷做梦都在想:是不是又有“黄码”了?

▲网格员每天会到各个小区协助疫情防控工作

除了接听电话,一线网格员每天要沿着社区转好几圈。除了挨家挨户排查,隔离人员购买的东西到了,社区人员还要穿着隔离服上门送物资。

为了方便工作,她和同事在办公室里搭了几张行军床,晚上值完班,躺着就能睡,隔几天再回家看看孩子。

疫情期间,单位里刚刚工作的小姑娘偶尔会恐惧会害怕会哭,杨婷就会当起“大姐姐”的角色,安慰她。“我其实也有过害怕。”尽管防疫措施很到位,但每天接触那么多人,也担心会发生意外。

有一天,同事一起开了个短会。会上领导说:“大家都很辛苦,但没法,必须上。就像杨婷的老公,在一线,更辛苦,更危险。”

▲杨婷在办公室摆了一张行军床,工作太晚就在办公室睡会

听到这句话,连日来一直“绷”着的她再也忍不住地哭了。“我相信他。他是军人出身,身体素质很好。我相信他不会出问题。”杨婷大声对记者说,又像是对自己说。

“我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两口子好好陪孩子,也和父母一起好好吃个饭。”这是杨婷近期最想做的一件事。

她还希望,今年过年可以回达州老家,吃一顿妈妈做的饭——疫情影响,她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

采访结束已近晚上12点,杨婷试着拨打丈夫的视频电话。

电话通了,这是分开五天后的第一次“见面”。

几声铃响后,她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头发有点凌乱,但精神很好。

她特意看了看丈夫的下巴。有一次,丈夫告诉他,自己几天没刮胡子了。前两天,杨婷专程托前往封控区支援的同事给他带了把剃须刀和一些换洗衣物。

事实上,这不是夫妇二人第一次一起上一线。去年大年三十,上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团年饭桌上,碗刚端在手里,夫妇二人就被通知到社区开会。两人没顾得上吃饭,立即投入社区一线工作中。

“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要一起面对。他在前线,我也不能拖后腿。”就像舒婷诗歌里写的橡树和木棉,虽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但和爱人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在她眼里,“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就相当于和他一起并肩作战了。”

彭祥萍

道重沙由美种子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ankang/17192.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大平层装修,再保理业务,天地图重庆,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